扫描下载渭水之南

《高新报道》渭南高新区龙背街道前进村:“一张网”守护群众幸福生活

发布时间:2025-04-15 12:46:46

(记者:任建斌 李冬)近年来,渭南高新区龙背街道前进村以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优化制度建设,充分发挥网格员“桥梁纽带”作用,引导网格员参与反映村民诉求、帮办服务事项、调解矛盾纠纷等工作,“一张网”兜起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前进村是一个典型的“空巢村”,留守老人占了村里常住人口大多数。去年7月,网格长贺学理在入户走访中发现,有老人到了饭点不做饭,只是简单地喝一碗油茶、吃一个馒头解决。在进一步摸底后得知,这种情况在村里不是个别现象,很多老人因为年龄和身体的原因没有能力做饭,常常都是简单对付吃一口。

“了解到情况后,我们‘两委’班子在多方征求意见后,拿出了解决办法:以‘党支部+企业’模式,依托原村办幼儿园闲置资源,采取上级补助一部分、村上自筹一部分、社会捐赠一部分方式建起互助幸福院,解决老人吃饭难题。”龙背街道前进村党支部书记网格长贺学理说。

互助幸福院运营后,幸福院从卫生制度、人员管理、菜品选购等抓起,菜品制作注重营养搭配,更加符合老年人口味;工作人员聘请本村村民,更加符合老人心意;严格落实卫生制度,让老人吃得安心放心。目前幸福院有78名老人就餐。

“80岁以上老人免费就餐,70岁到79岁老人每顿3块钱。70岁以下老人每顿5块钱。”龙背街道前进村幸福院管理人员薛佳乐说。

前进村以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按照15-30户的标准,划定一级网格1个,二级网格8个,三级网格23个,专属网格3个,基层治理从过去的“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变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新农合、养老参保费征缴曾经是前进村推动较慢的工作,一方面一些村民对惠民政策不清楚,另一方面一些村民对线上缴费不熟悉,这些都给征缴工作带来了难度。

“网格员化身政策‘宣讲员’和服务‘代办员’,首先明确各自网格内参保对象,然后通俗易懂地讲清缴费标准、缴费档次以及报销标准、待遇发放等问题,再结合身边的例子为群众算好医疗、养老‘经济账’,让群众观念由‘政府要我缴费’转变为‘我为自己缴费’。龙背街道前进村党支部书记网格长贺学理说。

针对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行动不便人员,网格员入户手把手现场指导群众缴费或由网格员联合村干部帮办代缴,有效提高了村民缴费积极性。一个网格,不仅是服务群众的大舞台,更是检验基层治理能力和成效的大平台。

“我每月就是说是把这30户人,每月都要入户走访完,说给群众宣传个政策,像是交个合疗呀,跑个这年审呀,交这养老保险,那些年龄大的也不会操作这智能手机,我是给帮忙,能帮的我都给帮。”龙背街道前进村二组网格员白雪玲说。

近年来,前进村结合实际制定《网格员管理办法》《网格化管理工作流程》等制度,明确网格员帮办代办事项清单,推动问事、议事、办事、评事环节联动,构建起党组织统一领导、各方协同处置、群众充分参与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同时,把问题细化为具体的任务目标,并落实到具体的干部身上,实现能够解决的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限时解决,持续健全民意诉求收集、分办等,找准解决问题着力点,跟踪管理落实,形成基层治理“闭环”。今年以来,前进村通过网格员收集村民建议、需求等事项40余起,其中30余起得到有效解决。

“持续推进网格化和综合治理深度融合,网格员在梳理责任区社情民意基础上,进行‘清单式’认领,‘挂图式’解决,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充分维护基层社会治理稳定大局。”龙背街道前进村党支部书记网格长贺学理说。

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

编辑:孙飞燕

初审:李雁鹏

审核:任建斌

终审:樊玮

编辑:孙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