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报道》【高质量发展2024】渭南高新区阳曲街道:产业振兴赋能和美乡村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记者:李冬)2024年,阳曲街道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大力改善城乡面貌,优化营商环境,保障项目建设,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深化能力作风建设,着力防范化解风险,各项事业高效推进,用实际行动谱写街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新太张实业有限公司万头标准化生猪养殖基地是阳曲街道太夫张村村集体经济之一,现代化的养殖猪舍,设施配备齐全,为生猪饲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以来,太夫张村两委班子带领村民共同发力,多措并举,利用村上25亩闲置土地,经街道办和其他部门推动,使用政府帮扶资金80万元,鼓励村民入股30万元,建设新太张实业有限公司万头标准化生猪养殖基地。
“全部建成以后,咱这个养猪场,年出栏生猪7000余头,年经济收益能达到30余万元。”渭南高新区阳曲街道太夫张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田瑞力说。
目前,新太张实业有限公司万头标准化生猪养殖基地规划的四栋现代化养殖猪舍,两栋已投入运营,一栋建成待运营,一栋正在建设。太夫张村生猪养殖基地的建设,发挥了村两委党建引领作用,打造了一村一品高质量发展新途径。在村集体经济年终分配时,村两委兼顾集体、公司、股东三者关系,编制财务决算,搞好收益分配。
“咱这部分收益每年的12月底,对咱全村的82户脱贫户和咱入股的群众还有村集体,进行分红,现在每年的分红总额可以达到7万余元,如果整个养殖场建成以后,咱的分红能翻倍,能到15万元左右。”渭南高新区阳曲街道太夫张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田瑞力说。
2024年,街道按照“党支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企业”模式,探索搭建村企联建制度,激活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推动村集体经济多点开花、壮大提质,前锋、贺田两村大棚产业园品牌效应显著,布王村气调库、果框厂订单供不应求,生产规模再度扩大。
与此同时,阳曲街道大力实施打造“和美乡村示范村”,持续改善村容村貌,提升群众的幸福感。9月的太夫张村绿树环绕,鲜花盛开。走进太夫张村,整齐干净的村道,村民家门口的小花坛,一幅新农村的美好画卷映入眼帘。村民潘国富告诉记者,现在村上环境好了,再也看不到垃圾乱倒、杂草丛生、道路阻塞等脏乱差的现象了,群众满意度非常高。
“这村从这任干部上来以后,这改变很大,老早这村打的那路也不太好,现在这一任干部上来以后把这村容村貌,你看都改变了,工作是做的特别好。”渭南高新区阳曲街道太夫张村村民潘国富说。
阳曲街道通过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项目,推动布王村广场硬化提升1930平方米、贺田村道路硬化375米。新修小霍村观西组通村路1100米,修补黑骞路破损路面2100平方米,清理道路两侧排水沟1890米,砌石加固黑杨段关中环线西侧排碱沟500米等。分别打造布王村、太夫张村为市、区级“和美乡村示范村”。
2024年以来,阳曲街道坚持党建引领,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契机,以聚焦村集体经济壮大、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提升、村域共治共建等重点,聚焦目标任务,千方百计补短板,凝心聚力谋振兴,深耕“土特产”大文章,以小麦、玉米、水果为主导产业,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全办以设施农业、畜牧业、葡萄、李子等产业为主的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引导农户把零散的承包土地相对集中,适度发展规模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持续增“颜值”、提“气质”、升“品质”,实现了全村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稳步发展,群众满意度得到大幅提升。
“2025年,阳曲街道办事处将进一步坚定信心、提振精神,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突出重点 ,精准发力,坚持以人居环境,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村容村貌,乡村治理为主要抓手,扎实推进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走深走实,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在新的征程上再谱新篇。”渭南高新区阳曲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韩峰涛说。
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
编辑:孙飞燕
初审:李雁鹏
审核:任建斌
终审:樊玮
编辑:孙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