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报道》渭南高新区阳曲街道: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打造多样化村集体产业
(记者:李冬)今年以来,渭南高新区阳曲街道围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狠抓村容村貌、产业发展、乡村文化和人居环境等方面,以党建为核心引擎,聚焦基层班子强、产业发展强、基础设施强、服务群众强、治理能力强“五强”目标,制定行动方案,完善基础设施,深化人居环境整治,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有效推动乡村产业蓬勃发展、村集体经济活力十足,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走进太夫张村,整齐干净的村道,村民家门口的小花坛,一幅新农村的美好画卷映入眼帘。村民潘国富告诉记者,现在村上环境好了 ,再也看不到垃圾乱倒、杂草丛生、道路阻塞等脏乱差的现象了,群众满意度非常高。
“老早这村打的那路也不太好,现在这一任干部上来以后把这村容村貌你看都改变了,工作是做得特别好”。渭南高新区阳曲街道太夫张村村民潘国富说。
盘活集体资源,壮大村集体经济。太夫张村利用闲置校舍和渭南天源盛秦建材有限公司合作,2023年度商混站收租金净收益20万元,每年向村集体分红营业收入的3%以上;整合村集体用地,大力发展设施养殖业,成立新太张实业有限公司,建成标准化万头生猪养殖场,年出栏生猪可达到9000头,年净收益45余万元。
“太夫张养殖场三期已经建设完成,第四期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计划今年10月底建成,四栋全部建成后全部投产后,能给村上带来一年50到60万经济收入,能解决8到10名脱贫劳动力就业。”渭南高新区阳曲街道太夫张村党总支书记田瑞力说。
近年来,太夫张村坚持党建引领,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契机,以贯彻新时代“枫桥经验”为重点,聚焦村集体经济壮大、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提升、村域共治共建、信访矛盾问题化解、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等重点,聚焦目标任务,千方百计补短板,凝心聚力谋振兴,持续增“颜值”、提“气质”、升“品质”,实现了全村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稳步发展,群众满意度得到大幅提升。
“下一步太夫张村将立足当前集体经济发展的实际,依托村集体经济引导群众发展李子种植、养殖蛋鸡、肉牛奶山羊产业,进一步壮大万头生猪养殖基地的建设规模,采取更加高效、便捷、合理的运营模式。”渭南高新区阳曲街道太夫张村党总支书记田瑞力说。
据了解,近年来阳曲街道聚焦产业带动,深耕“土特产”大文章,以小麦、玉米、水果为主导产业,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全办以设施农业、畜牧业、葡萄、李子、西瓜、甜瓜、羊角蜜等产业为主的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引导农户把零散的承包土地相对集中,适度发展规模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同时针对特色产业建立配套果框生产,冷库储藏等设施产业,真正让辖区农民的钱包鼓了起来。实施集体经济“消薄培强”行动,以“千万工程 ” 示范村太夫张村为重点,探索推广村企联动、以工哺农的互利共赢新模式,去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80余万元。
“今年以来,阳曲街道认真学习‘千万工程’工作经验,制定行动方案、成立工作专班、聚焦五强目标,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坚持以人居环境、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村容村貌、乡村治理为主要抓手,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走深走实,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提升辖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渭南高新区阳曲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韩峰涛说。
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
编辑:孙飞燕
初审:李雁鹏
审核:任建斌
终审:樊玮
编辑:孙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