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渭水之南

《高新报道》【新春走基层】马渡村的幸福路

发布时间:2024-02-26 20:12:15

(记者:任建斌 李雁鹏)乡村振兴路上,兴产业、办企业是一条实实在在的幸福路。渭南高新区辛市街道马渡村依托地理优势,积极发展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蹚出了一条产业振兴的幸福路。

走进马渡村粉条厂,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块洁白如玉、形状不一的淀粉块,整齐地摆放在搭建好的竹架上。而另一边工作人员正在对加工好的粉条进行裁剪、装箱、打包等。

“现在能装200多箱,一共装350箱,装完以后,拿单子过去跟人家一核对,跟司机一块过去。”渭南高新区辛市街道马渡村粉条厂销售人员说。

这是马渡村粉条厂今天发出的第三趟货。每一趟发货,粉条厂相关负责人都会认真叮嘱跟车人员把货安全送到客户手中。据介绍,马渡粉条凭借沙土土质优势,产出的淀粉红薯不仅口感佳、外观美,因原料正宗、劲道耐煮、口感光滑,在当地有着良好的口碑,已成为走亲访友的佳品。

近年来,马渡村积极盘活河滩地,种植红薯,并通过流转土地、发动周边群众参与等方式,建立起马渡村红薯产业基地,截至目前,马渡村红薯种植面积已达500亩,每亩可产商品红薯4000斤左右,年产值可达200余万元。同时,村上积极完善产业链,建立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引领发展主导产业,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来到马渡村莲菜种植基地,村民们一边挖着莲菜,一边唠嗑打趣,非常地开心。一位被大家戏称为“挖掘机”的采莲人,被大伙儿推荐接受记者采访,但他摆摆手,继续认真挖莲菜。据其他采莲人说,一般人每天能挖200到300斤莲菜,这位每天能挖700斤左右,因为挖得多,他就被大家称为“挖掘机”。

“我们这一天早上挖莲菜来,老是七八点,一天能挖二三百斤莲菜,一天挣点零花钱。”村民李建龙说。

去年马渡村莲菜种植基地种植莲菜25亩,今年迎来了大丰收。因莲菜口感脆甜、细腻,产量和品质好,前来采购的客商比较多,为保证供应,连着好几天,二十多名村上的采莲能手不停歇,每天保证供应莲菜4000斤以上。

近年来,马渡村按照“稳步探索,提升收益,多元发展”的集体经济发展思路,采取“支部+种植大户+脱贫户”模式,通过入股分红和务工就业的方式,确保每户脱贫户年均增收2500元以上。产业的发展,给群众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一条实实在在的幸福路正在马渡村徐徐展开。

“经过这么几年的努力,咱们群众和消费群体对咱们的(特色农)产品高度认可。下一步打算就是将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致富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美好马渡。”渭南高新区辛市街道马渡村党支部书记耿俊敏说。

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

编辑:孙飞燕

初审:李雁鹏

审核:任建斌

终审:樊玮

编辑:孙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