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报道》渭南高新区管委会办公室荣获渭南市驻村帮扶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通讯员:李彬)近日,渭南高新区管委会办公室被评为“渭南市驻村帮扶工作先进集体”。
近年来,渭南高新区管委会办公室持续深化单位定点帮扶措施,通过强化定点帮扶责任,创新帮扶方式,加大帮扶力度,广泛凝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强大合力,助力全区乡村振兴开新局。
坚持党建引领,筑牢战斗堡垒。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五级书记”一起抓工作要求,建立主要负责人乡村振兴联系点制度,选派1名第一书记联合第二党支部、人秘科深入开展帮扶工作。成立以驻村第一书记为执行副组长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三会一课”,坚持每半年制定党建工作要点及党建工作任务清单。聚焦组织强、产业强、集体强、治理强,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实现“基层党建+集体经济”覆盖群众839户3090人,村集体资产总额达到600余万元。
强化产业帮扶,提升“造血”能力。在村“两委”班子的支持下,建立“单位包村、科室包组、干部包户”帮扶机制,启动“我为乡村振兴做贡献”专项行动,统筹整合项目、资金、资源、人力4个科室和5个下属单位分别认领帮扶项目,联系渭南师范学院、渭南技师学院等单位专家到村指导,重点围绕村里现有资源,推进葡萄和特色种养等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提出建设20亩家庭农场思路并已经建成示范园1处。同时,依托村上红色资源,向上争引社区博物馆(村史馆)项目,成立村志编纂委员会,通过谋划新资源开发新思路,为下一步文化振兴打好基础,最终落脚为壮大集体经济和促进农民增收。2021年以来,办公室帮扶工作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抓手,大力推进以葡萄、生猪为主的种养产业,并致力于生产链建设,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今年将500吨制冷设备(气调库)增容到700吨,建设果筐生产厂、厂房、地磅等设施。气调库预计可创造年收益30万元以上。
引智入村领跑,提供人才支撑。大力实施“鸾鸟回归工程”,积极联络高素质人才回家创业,目前吸收1名返乡人才进入社区“两委”班子,2名乡土人才创办企业。督促修订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四会机构,倡导文明和谐的村风民风。发挥办公室法律人才作用,常态化开展“法治宣讲宣传入户”活动,由办公室主要负责人带队,以办公室信访综治中心专业对口高学历干部为主,先后派出190余人次、20余支“普法”队伍,深入推进民主法治村创建,坚持入村宣讲法律知识,各方优秀人才各显神通、大显身手,为不断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贡献智慧力量、提供人才支撑。
改善基础设施,塑形魅力乡村。统筹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和乡村治理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去年通过多方协调,完成村道全段水泥硬化建设12公里,绿化5公里,共为10个村民小组安装路灯三百多盏,修建排水暗渠4公里,为全村415户常住户改造上下水冲式卫生厕所,得到村民一致好评。目前,占地面积约1200㎡的布王村综合服务中心已设有便民服务室、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会议室、活动广场等5个服务区,正在以此为延伸组建下水污水管网,实施绿化、亮化、美化等三化工程。
来源:渭南高新区管委会官网
编辑:孙飞燕
初审:任建斌
责编:李白冰
终审:樊玮
编辑:孙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