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渭水之南

富平县人大:民生愿景变幸福实景 点亮群众生活“小确幸”

发布时间:2024-12-24 15:45:25

渭南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与渭南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渭南市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系列报道,展现我市人大工作和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进一步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深入人心。今天播出第十一篇《富平县人大:民生愿景变幸福实景 点亮群众生活“小确幸”》。

近年来,富平县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全面建成县、镇、村三级网格化阵地,形成了代表联络站横向到边、代表层层联络到底的工作体系,全县1200余名省市县镇四级人大代表全部进站履职,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代表就在身边”。

“都是家常菜,饭菜比较合胃口”“我都吃胖了”,在富平县淡村镇禾塬村幸福食堂刘春诚、刘天旭两人吃着旗花面聊着天。能吃上一顿热乎饭,还得从禾塬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王诚的一次调研说起。今年7月,王诚在调研奶山羊产业时,有群众提出村里老年人比较多,有没有办法解决吃饭问题?如何解决老年人就餐问题,禾塬村人大联络站组织片区人大代表针对老年食堂建设工作开展摸排走访,在上级各部门的指导支持下,9月开设了幸福食堂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不断提升了老年人的幸福指数。

“饭菜是热的,人心是暖的”马存录的话让王诚备受感动,觉得是对自己工作的最大肯定。

富平县淡村镇禾塬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村党支部书记 王诚:我们这一个星期每天不重样,米饭菜、包子、花卷、菜卷等,在干净卫生这块我们严格把控,有专人每天购买新鲜蔬菜,还有消毒柜,这个事办得比较合民意。

禾塬村人大代表联络站还注重发挥人大代表在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中的作用,成立了“禾为贵”人民调解室,让群众说事、代表说理有了固定场所,并对出现的矛盾纠纷定期进行排查,年处理邻里纠纷、夫妻矛盾、赡养老人等各类矛盾纠纷近起,将问题化解在萌芽阶段。

柳塬小区是三无独院小区,只有2个简易垃圾桶,垃圾箱少容易出现乱堆现象。今年3月份,富平县柳塬小区党支部书记秦建寿向辖区人大联络站反映了小区的“扔垃圾难”问题。为尽快解决居民困扰问题,进站人大代表和联络站站长席兵前后奔走,多方协调,4月底就为该小区新建了垃圾投放点,方便了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柳塬小区现也成为富平县垃圾分类示范点。

富平县柳塬小区党支部书记 秦建寿:我把这个问题给他反映了,我说我们已经尽力了,但是这个事情落实不了,我们想建一个垃圾投放点,改变这个垃圾乱投乱放、脏乱差现象,后来经过很短时间很快就建了一个。现在大家从那过都会说这个事办得好,这就是人大代表尽职尽责给我们老百姓真真正正办的实事。

据了解,富华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探索推行“3+x”代表履职模式:通过面对面接待群众,紧扣民生问题开展走访调研,抓住难点问题进行督查问效三项进站活动,以及人大代表发挥行业优势开展X(多)种特色服务,让人大代表联络站成为民情收集站、代表实践站及社区治理的加油站。联络站建成以来,先后协调相关部门增设电动车棚9处、大修高层电梯5个、为小区高层安装电动车上楼警报装置20余个、整治空中飞线小区2个,并组织开展了关爱环卫工人等一系列特色服务,累计服务400余人。

富平县城关街道富华社区人大联络站站长 席兵:我们推行“3+x”代表履职模式,首先是代表履职尽职的一个平台,更重要是在社区治理领域中,啃不下的一些硬骨头难题,它通过联络站代表的一些联络活动去把这些问题解决了,代表作用发挥明显,履职能力进一步提升。

2022年,富平县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关于全县人大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人大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建成1个县级代表联络室、16个镇(街道)中心联络站、48个村(社区、企业)联络站,实现了代表联络站全覆盖。1200余名省市县镇四级人大代表全部编入联络站,常态化开展接待活动,进一步畅通了群众诉求渠道,激发了代表履职热情。

2022年6月,富平县人大代表张西宁在东华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开展进站接待群众活动时,群众反映西后组部分路面没硬化、污水也没法排。了解群众诉求后,经过实地走访、深入调研,发现其他村组普遍存在这些问题,第一时间提出建议。当年8月,西后组的路修了,污水排放还接入了城市管网,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施工期间,张西宁还多次去现场实地监督,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富平县人大代表 张西宁:施工过程中又发现自来水管道有些老化,经过和水站联系,说沟已经挖开了能不能一起解决了,水站也给予了大力支持。既然给群众办这件事,办就办好,可以说西后组的自来水、污水排放、道路硬化一次就到位了。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从2023年开始,东华街道决定启动全域污水治理及巷道硬化项目,计划分步实施,逐年完成。截至目前已完成7个村26公里的道路硬化和拓宽,30公里的污水排放管网。

富平县东华街道人大工作室主任 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站长 杨军军:这事定下来以后,通过议政会票决为2023年八项民生实事之一,实施东新、刘坡、顺阳、锦川这四个村工程并完成,2024年把五星、闫村、余湾三个村全域污水治理及巷道硬化项目列为2024年民生实事,目前五星、闫村的巷道硬化和污水管网工程已经结束,余湾正在铺设路面,争取利用后几年把咱辖区内都改造完成。

“市政道路破损、排水不畅、开设公交站点等问题在平台上得到了有效解决。”据介绍,东华街道还建成全省首家镇街级智慧人大平台,为代表履职插上了翅膀,为群众发声拓宽了渠道。智慧人大综合服务平台设有代表联络站概况、代表随手拍、百姓心声留言等多个模块功能,群众可通过“百姓心声”留言板块向代表反映问题,人大代表对建议意见进行梳理研判并推动落实。

富平县东华街道人大工作室主任 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站长 杨军军:代表随时随地发现问题拍照上传,咱就形成了一个“代表随手拍、政府马上办、人大持续督”的全链条闭环管理机制,自2023年9月系统运行以来,共收到17条代表随手拍,除了富阎路绿化正在和县交通局协商以外,其他16条全部解决到位,随手拍提出的问题做到了立行立改。

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富平县人大常委会还分别在刘集镇、庄里试验区建立奶山羊和柿子2个产业代表联络站,聚合40余名从事两大产业的人大代表力量,先后组织进站代表开展视察调研、座谈、专业培训等活动,以小切口服务助力两大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群众常来、代表常在、实事常办”这已经成为富平县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常态。据了解,截至今年9月底,全县64个联络站累计开展活动1089次、接待群众4501次9441人,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307件,帮助群众解决人居饮水、基层治理、环境卫生整治、居民小区管理、产业发展等方面问题1216件,代表联系群众更接地气、更加紧密。

代表有家、活动有序、履职有为、服务有力。富平县人大还将不断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更好为民代言、依法履职,为助力建设中国北方最美县城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编辑:祖钰

初审:刘莹

终审:周新宏

编辑:葛祖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