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渭水之南

富平:柿子红 羊羔白 土特产立起金招牌

发布时间:2023-12-22 09:34:20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省乡村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很多地方的土特产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在富平,当地政府带领群众干“柿”业、发“羊”财,通过树品牌、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推动柿子和奶山羊产业全链条升级、全环节增值,使之成为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硬支撑”。

近日,陕西日报记者和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记者走进富平,探寻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新动向,感受蕴藏在“土特产”这篇大文章里的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

10月27日,在富平县曹村镇太白村华丽柿子合作社,当地群众将柿子削皮、晾晒(资料照片)。 通讯员 党骁摄

进入冬月,关中大地寒意渐浓。

12月15日,伴着零星的雪花,记者走进富平洋阳柿饼专业合作社的一处晾晒棚,一串串被高高挂起的柿子,宛如橙红色的小灯笼,泛着喜人的暖光。

“现在就是等待甜蜜酿成的时候,等这些柿子的水分低于40%,就能下架了”“这个柿饼挂架是我发明的,现在都推广到全国了”“一串有128个,这个棚大概能出10万斤柿饼”……洋阳柿饼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郑耀文和柿饼打了20多年交道,穿梭在散发着淡淡甜香的柿子“瀑布”间,他的话匣子便关不上了。

正当郑耀文的面庞被“柿子灯笼”照得神采飞扬时,几十公里外的齐村镇安乐村,一阵急促的警报声,打断了养羊大户邢七九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早饭。

“快!母羊下崽了!”撂下饭碗,邢七九冲进羊棚。

不一会儿,屋内火炉旁的纸箱里,又多了一只雪白的小羊羔。

“呀,看样子,明年咱这羊棚怕是还得再扩。”邢七九说得“云淡风轻”,但眉眼里全是藏不住的喜悦。

柿子红,羊羔白。

两种颜色,见证着寒冬里的两份幸福,也映照着一个农业大县用土特产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让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的生动实践。

以“土”破题找路子

“种了大半辈子柿子,从没想过,用咱的柿子酿的酒,还能上国宴!”如今,富平县淡村镇竹园村58岁的柿农刘凯旋一提起自己种柿子的营生,声调都要比平时高八度。

今年5月,在西安举办的中国—中亚峰会上,“富平柿子酒”出现在国宴菜单中。

这个消息,让富平县万千种柿子的群众自豪,也让他们再一次认定:这条路,走对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产一方物。地处黄土高原和关中平原过渡带的富平县,是柿子优生区,当地种柿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富平县产的尖柿个头大、果形高、口味甜润,但是含水、含糖量高,不易保存。因此,从古至今,为了留住这份“甜蜜”,富平人对柿子的探索从未停止,用柿子酿酒就是其中之一。

12月15日,走进位于富平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陕西云集柿业有限公司产品展厅,一瓶瓶风味各异、包装精美的柿子酒整齐陈列,被国宴选用的“富平红”系列柿子酒也在其中。

“作为高端系列柿酒、果饮生产供应企业,这几年,我们与富平县深度合作,聚焦柿子的深加工,不断研发产品、延长产业链。目前,公司已研发出5大类34个品类的柿子饮品,并配套建成酒庄、菌肥厂等,最大程度提高了柿子的附加值。”陕西云集柿业有限公司运营经理刘国强介绍。

要做好“土特产”文章,就得念好“土”字诀,用好一方水土,因地制宜选准产业发展的突破口。

近年来,富平县坚持有什么样的资源就发展什么样的产业,依托乡土、找准特色,将柿子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有力抓手,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科技支撑作用和品牌引领作用,加快构建新型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聚力打造百亿级尖柿产业发展强县和国家级柿子产业中心,让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目前,富平全县柿子栽植面积为36万亩,通过国家食品安全SC认证的柿饼加工经营主体有83家,产业链覆盖人数超20万人,柿子主产区农户年人均纯收入超1.5万元。

土特产成了金招牌,小买卖成了大产业。

如今,从柿子醋、柿子酒,到柿叶茶、柿子酵素,再到柿文化体验馆、曹村柿子风情小镇……一颗颗柿子,让“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

12月15日,陕西日报记者(左一)与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记者走进富平县联合采访当地特色产业发展。 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记者 李东方摄

靠“特”扬名创品牌

“我们有自建自控的奶源,奶粉都是用纯鲜羊乳生产”“9斤羊奶浓缩成1斤奶粉”“独立包装,富含原生高蛋白,全家都能喝”……

12月18日,在陕西红星美羚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展厅的一角,一名主播正面对手机和消费者互动。

“你猜,今年‘双十一’,我们的羊奶粉卖了多少袋?”看着这一幕,陕西红星美羚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总监殷书斌笑着问。

还没等记者回答,殷书斌高声说:“单主播正在介绍的那款产品,就卖了20万袋!”

作为带动富平县奶山羊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陕西红星美羚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畅销的背后,是消费者对一家企业的认可、对地域品牌的信任。

要“出圈”,就得先出名。乡村特色产业要想发展壮大,必须打好“特”字牌,把“好资源”转化为“好品质”,把“好品质”打造成“好品牌”。

作为全国奶山羊之乡、中国羊乳之都、世界奶山羊产业发展示范区,近年来,富平县抢抓陕西省“培育千亿级奶山羊全产业链”战略机遇,以品牌建设引领奶山羊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50亿元。

品牌强,则产业旺。

为了进一步推动品牌赋能产业发展,2022年,富平县引入全国知名农业品牌建设团队“农本咨询”,着手打造富平羊奶区域公用品牌,让“世界羊奶看中国,中国羊奶看陕西,陕西羊奶看富平”的产业优势成为真金白银的市场价值,成为当地群众的幸福生活。

“今年收入20万元应该没问题。”站在“咩”声一片的现代化羊舍里,邢七九腰杆挺得笔直。

从5年前养了七八只奶山羊“试水”,到现在成为拥有120多只奶山羊的养殖大户,邢七九的红火日子,得益于富平县政府推出的各项产业扶持政策,也得益于龙头企业的带动。

“县上建了奶山羊产业综合服务中心,给咱提供养殖技术培训等服务,企业出资帮咱改造羊舍,还设置了最低奶价保障,这买卖,咋做都是赚!”邢七九说,“现在,家里养只羊,就像有银行。”

如今,富平奶山羊存栏88万只,建成奶山羊产业示范园区4个,100只以上规模养殖场、家庭牧场600个,发展10万只养殖大镇2个,像邢七九一样靠“羊”致富的群众越来越多。

全“产”发展增效益

年关临近,柿饼礼盒的销售日益火爆。

分拣、包装、打包、发货……富平洋阳柿饼专业合作社的车间里,工人们忙得不亦乐乎。

富平县城关街道褚塬村村民刘小平以前在广东打工,现在成了合作社的生产经理。她随手拿起一叠发货单,向记者展示富平柿饼的“商业版图”:“你看,浙江台州、上海浦东新区、辽宁盘锦……全国人民都在吃咱富平的柿饼呢。”

“现在,得益于先进的储藏包装技术和便捷的物流服务,富平柿饼四季供应,畅销全国,产业越做越大。我们合作社年销售额已超过4000万元,而整个富平县,柿子专业合作社有100多家。”郑耀文说,如今,随着富平柿子产业的不断壮大,柿子产业链涵盖了种植、加工、销售、包装、运输、技术培训、社会化服务等多个领域,全产业链产值达到65亿元。

富平奶山羊产业发展也在“链”上拓展,在“融”上发力,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全县聚集良种繁育、羊乳加工、饲草饲料、包材物流等关联企业30多家,催生出农村电商、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多种新业态。

从“单一种植”到“接二连三”,从干“柿”业到发“羊”财,富平将“土特产”培育成了名副其实的富民大产业。

而这,也是陕西把特色产业发展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之策,努力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的生动缩影。

“土特产”,大文章。

从洛川苹果、眉县猕猴桃,到洋县黑米、韩城大红袍……目前,陕西已培育出一批在国内有影响、在国际有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其中,苹果、猕猴桃、奶山羊产业规模实现“三个全国第一”。

放眼三秦,一个个地名正与一种种产品搭配成被越来越多人熟知的品牌,一个个响当当的支柱产业正在广袤大地上激荡起乡村振兴的澎湃春潮!

陕西日报记者 陶玉琼 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记者 李初晗 李东方 曹凯

来源:群众新闻


编辑:马艾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