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精神在东秦|富平县:柿子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一
5月4日上午,中共渭南市委宣传部召开“二十大精神在东秦”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富平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张少林以“学思践悟二十大 奋力推进三个年 砥砺奋进新征程”为题作发布。
张少林说,今年富平县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增长8.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和7%左右。
持之以恒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
梳理个人和企业全生命周期所涉及的各项制度和审批事项,落实“一件事一次办”、高频事项“跨域通办”,试点推进“一网全办”。抢抓国家促投资、稳增长等政策机遇,全年策划重大项目50个以上,争取中省政策资金35亿元以上,让项目实施“零障碍”。
持之以恒打造中国北方最美县城
打造最美县城。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等为抓手,严格城市规划管控。推进背街小巷整治,健全垃圾收集转运体系,建设智慧城市指挥中心,创建“基本无违建县”,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全民阅读等活动,唱响“怀德行远、富庶太平”主旋律。
持之以恒打造工业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开展“招商引资年”活动,落实招商引资考核和奖励办法,全年招引项目30个,到位资金154亿元以上。加速创新驱动。积极融入“秦创原”,发挥西安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富平工作站作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以创建全国创新型县为抓手,设立200万元科技专项资金,年底前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家。加快建设院士之家,新增专家工作站5个、科技特派员15名。
持之以恒打造乡村振兴新典范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编制13个“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加快庄里中山等3个新型社区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年底前农村改厕5000户,创建省级“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示范点3个。
持之以恒打造全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全年接待游客800万人次,综合收入30亿元以上,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激发现有商业街区和城市综合体发展活力,支持“夜间经济”发展,年底前创建1条省级示范步行街。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云创大厦运营,新建镇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3个,全年新增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6家。
持之以恒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推进工矿废弃地复垦1200亩,水土保持综合治理35平方公里。强化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确保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75天以上。严格执行“四水四定”,加快石川河、温泉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农村污水治理整县推进等项目,年内建成污水处理站2个,铺设管网300公里。开展国土空间绿化,年内植树造林4.5万亩。
持之以恒打造幸福美好生活示范地
做好幼有所育;做好学有所教;做好老有所养;做好劳有所得;做好病有所医;做好住有所居;做好弱有所扶。
富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耀武在发布会上介绍:近年来,富平县委县政府将柿子产业列为“一县一策”首位产业,围绕打造“百亿级柿子产业发展强县和国家级柿子产业中心”目标,按照“质量兴柿、品牌强柿、创新优柿”的思路,坚持不懈树品牌、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扎实做好“土特产”文章,目前全县拥有优质柿子基地36万亩,从业人员13万人,全产业链产值达65亿元,相关品牌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提升产业品质,厚植品牌根基
依托柿子产业研究院,持续开展揭榜挂帅科研攻关,全力破解炭疽病防控等产业技术难题。编制出台《富平尖柿丰产栽培技术规程》,加快推广集约化先进栽培模式,年内创建标准化示范园区10个。以庄里试验区、曹村镇、淡村镇为核心区,以中南部台塬和山前洪积扇为辐射带动区,梯次推进绿色柿子生产基地建设,推动形成三大产业集群。
抓好质量安全,完善品牌体系
制定富平传统柿饼和现代化柿饼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年内编制出台《富平柿饼国家标准》和《富平柿饼生产卫生规范地方标准》。深入推进柿子“三品一标”认证,加强“富”字标品牌标识授权和区域公用品牌追溯体系建设,推动特色产业品牌化发展、体系化运营、数字化管理。
扶持龙头企业,培育品牌主体
聚焦全链条发展,积极培育“链主”企业,支持大方、沐梵、云集等企业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完善冷链物流建设,2023年新增省市级加工龙头企业4家。支持企业开发契合市场需求的柿子系列产品和文创产品,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发挥柿子协会、产业联盟作用,全力支持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实现销售模式从B2B向B2C转换。打造柿子风情小镇等特色精品线路,形成产文旅多元融合发展新业态。
强化营销推介,树立品牌形象
落实《富平柿饼区域公用品牌发展战略规划》,精心筹办中国富平柿饼节和2023年富平柿饼全球经销商大会,强化同高势能媒体、行业平台合作,积极拓展国内市场、布局海外市场,推动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推介。持续开展“富平柿饼 甜蜜中国”品牌推广视频千万转发行动,形成全民动员、全民传播、全民代言热潮,实现品牌宣传破圈效应。
记者 武玲丨图文
编辑:视听中心马艾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