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县:“共享菜园”探索出村级治理新路径
走进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薛镇杨范村,环境整洁、花鸟和鸣,整齐划一的“共享菜园”赏心悦目,菜园中的党员示范区引人注目。而在2021年以前,杨范村还是一个党组织软弱涣散村。
自从富平县提出打造中国北方最美县城以来,杨范村积极响应,坚持以小谋大,着眼提升基层治理能力,通过整合空闲宅基地,不断提升人居环境,做优村容村貌,加强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联系,促进群众与群众之间的沟通,实现了乡村“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探索出了一条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新路径。
美丽的广场(本文图片由吕保金提供)
干部引领 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干部始终是实现基层社会有效治理的主力军,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改变杨范村的旧面貌,就必须先从干部身上想办法。”杨范村党支部书记石争卫说。
在村容村貌提升过程中,大量空闲宅基地成了“老大难”问题。石争卫和班子成员再三商量,决定从空闲的一户多宅开始着手。石争卫带领村“两委”干部走巷入户,逐家逐户为群众讲解宅基地管理政策,确保一户多宅家庭的空闲宅基地拆除既有科学速度又有人情温度。通过他们的动员,终于得到了群众的支持。1户、2户、3户……一座座破烂不堪的房屋被拆除。截至目前,全村顺利收回32户空闲宅基地,村干部在新一届党支部的带领下重新树立起了在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杨范村也在2022年被县委授予“楷模村”荣誉称号。
开辟的菜园
党员带头 赢得群众欢心点赞
随着拆除的空闲房屋越来越多,石争卫又开始犯难:“拆了这么多,总不能都空闲着。”石争卫又急匆匆地跑到镇上,向镇上领导讲出了他的问题。“咱们能不能征求一下群众意见,利用这些地方给大家开辟一些菜园子、健身广场等。”听了镇上的建议,石争卫回村里立即召集群众代表会议,没想到群众听了石书记的想法,大加赞同。说干就干,第一个“共享菜园”选在村民比较集中的地方,下种、浇水,不到两个月菜园里一片翠绿。
“‘共享菜园’是村党支部作出的一项惠民决定,作为党员,就是要时刻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坚决执行党组织的决定,带头参与建设的全过程,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让共建共治共享成为杨范村的主旋律。”杨范村党员周娟带领巾帼红旗队给共享菜园浇水时说。
杨范村坚持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干部包片、党员联户”制度,由党员具体负责“共享菜园”管理,每月主题党日活动结束后,组织党员集体参与义务劳动,不仅树立了党员的良好形象,还拉近了党员和群众的距离,进一步强化了党员在群众心目中的“主心骨”作用,党组织在村级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更加显著,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坚实。
群众参与 共同缔造幸福家园
“之前这都是废旧的宅基地,老房子年久失修,杂草丛生,特别是一到雨天,就怕老房子忽然坍塌,让人操不尽的心。”别看如今的“共享菜园”有模有样,说起菜园建成前的情形,杨范村村民任志勤感慨万千。
建设“共享菜园”的决定受到了村民的一致拥护,年轻的主动参与菜园建设,年长的就送水送食,短短两个月时间,杨范村不仅建成了4块“共享菜园”,村民还踊跃将自家的老农具捐赠给村上,农具被分门别类地摆放在新修建的农耕文化广场上,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传承着农耕文化。
“这个‘共享菜园’真不错,绿色纯天然,吃得放心,我也包了两块责任区,没事就来这里拔拔草、松松土,邻里之间互相交流下种植经验,无形中邻里之间关系都变好了。”杨范村村民周志霞说。
环境美了,人心齐了,村民干事的劲头也更足了,现在菜园的蔬菜除了供村民采摘,还定期给村里的孤寡老人、贫困群众免费送菜上门,“共享菜园”的建成初步实现了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人人共享,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
来源:学习强国渭南学习平台
编辑:张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