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渭水之南

​《直通县市》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脱贫攻坚答卷 富平:铺就不负时代与人民期待的“脱贫致富路”

发布时间:2021-03-10 17:26:36

(记者:李天龙 李姝含 小晨 实习记者:黄煜青)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富平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完善扶贫模式,创新扶贫方式,把脱贫攻坚作为党心所向、民心所依的头等大事,铺就了一条不负时代与人民期待的“脱贫致富路”。

富平县刘集镇大张村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是富平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整组搬迁的试点项目。这几天,社区正在进行室内装修,村民赵亚妮欣喜地来到自家158平米的新房做起了卫生。2017年,赵亚妮一家因一起事故一夜返贫,在村上的帮扶下发展起了奶山羊养殖,并于2019年实现脱贫。现在,让赵亚妮开心的是不仅能即将入住新房,而且再也不用外出打工了。

富平县刘集镇大张村村民 赵亚妮 :“搬到这个新小区(后),(我养的)羊就是要集体托管,每年还可以参加分红,第二点就是我有一个公益性岗位,然后还有我在电商打工,每个月基本上收入总体来说两千元左右,反正是往后这个日子肯定是越来越好的。”

2020年,富平县立足大张村长远发展和村庄规划,提出对空心率较高的6个村民小组实施整体搬迁,规划建设了占地70亩的大张村新型农村社区,并对原有老旧房屋进行拆除和复垦,预计今年6月底大张村144户村民将陆续搬进新居,开启新的生活。

富平县刘集镇大张村党支部书记 刘华锋:“为了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一是新建1600只奶山羊养殖场,解决群众搬迁后散养户养殖场场地的问题;二是积极引进电商企业,通过扶贫832网络销售平台解决当地农户产品销售问题;三是建成占地500亩的冬枣产业园,全年可转移包括贫困户在内的剩余劳动力200余人。”

在富平县庄里镇三河村,柿子种植和加工已成为村里的主导产业。村民杨栓柱正在对自家种植的柿子树进行剪枝、施肥、松土,2015年杨栓柱因自己和妻子残疾、父亲体弱多病等情况被认定为贫困户,在村里的帮助下发展起了三亩柿子树和三亩樱桃树。

富平县庄里镇三河村村民 杨栓柱:“再就是这几年给我安顿了一个生态护林员,提高我的一些收入,(柿子)产业一年也能收入几万元,现在日子比原先过得能好些,已经脱贫了。” 

这几年,三河村通过“党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模式,并依托苏陕扶贫资金,建成了村级柿饼加工小区、柿子示范园18亩,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全村贫困人口实现了稳定脱贫。目前,三河村柿子种植面积达2300亩,2020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9万元。

富平县庄里镇三河村党支部书记 莫代武:“结合乡村振兴,今年就准备把咱村庄道路再硬化一个2.5公里的通组路,再一个就是把咱产业这一块,有些产业道路进行一个整修,再一个通过咱村上的股份经济合作社和柿子专业合作社,把咱三河村的柿子品牌做优做强。”

2018年富平县高质量实现了贫困县“摘帽”,2019年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被评为“综合评价好的县”,2020年顺利通过国家普查。全县8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7499户21168人全部脱贫,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3740元提高到2020年的1.2万元。在今年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中共富平县委员会还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稿件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 富平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秀芬 王路雅

审核:李苗

终审:赵永彬

编辑:直通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