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渭水之南

富平县:厚植基础 精准发力 决胜脱贫奔小康

发布时间:2021-01-25 16:18:36

“十三五”期间,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党心所向、民心所依的头等大事和“一号工程”,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贫困县摘帽退出目标,厚植基础,精准发力,全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强化组织,形成工作合力。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富平县及时成立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长任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设立“八办六组”,建立“县负总责、部门牵头、镇抓落实、重在乡村”的工作机制。坚持三级书记抓脱贫,配强“四支队伍”,充分发挥县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定期召开推进会,研究脱贫工作,安排阶段任务,理思路、定措施、抓落实,汇聚众志成城、决战决胜的整体合力,开展多轮次“大走访”活动,扎实推进“三督一考”,逐村逐户查漏补缺,推动形成上行下效、整体联动的示范效应。

富平奶山羊(本文图片由富平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统筹推进,提升帮扶成效。“十三五”期间,富平县积极围绕柿子、奶山羊等特色优势产业,出台产业扶持政策,引导贫困群众大力发展产业,实现中长期产业全覆盖;建立村级集体经济组织268个,互助资金协会79个,14000多名贫困群众从中受益;认定社区工厂9个、扶贫基地6个,开展近百场技能培训会、招聘会,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9399人,创业116人;建成7个移民搬迁安置点,211户搬迁群众入住新居;建成社区工厂4个,366名搬迁群众通过多种途径实现稳定就业;累计实施危房改造2289户。

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政策全面落实,门诊合疗报销实现全覆盖;办理助学贷款、资助贫困学生21219人次2568.56万元,建档立卡户适龄学生无一人辍学;聘用1634名贫困群众担任护林员,实施退耕还林和生态公益林补偿项目,累计发放补偿金1293万元;各项兜底政策全面落实,低保覆盖率提高到5.01%,实现所有贫困人口收入有来源、生活有保障。

三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扶志扶智,激发内生动力。2017年以来,在富平县范围内创造性开展了以人居环境改善和小产业帮扶为主要内容的“两个全覆盖”工程,累计投资6000多万元,对5188户贫困群众居住环境进行了改善,贫困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内生动力明显增强。深化“扶志六法”,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文明镇村创建、农村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建设等工作,283个村(社区)“一约四会”实现全覆盖。

汇聚合力,充实帮扶力量。富平县注重发挥政府和社会力量,推动形成“政府引导、多元主体、群众参与、精准扶贫”的大扶贫机制,43名县级领导、中省市县107个包联单位,82名第一书记和246名驻村队员下沉一线,3534名干部结对帮扶,累计整合涉农资金8.7亿元,县级财政配套1.42亿元,加强对接衔接,扎实推进扶贫项目落地见效。

赵老峪北村盘山公路

聚焦重点,加大扶持力度。富平县始终把深度贫困村赵老峪北村的脱贫攻坚作为硬仗中的硬仗,加大倾斜支持力度,编制脱贫攻坚专项规划,累计投资2700多万元,加快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3个村级集体经济作用,贫困发生率由23.5%降至2.06%。目前,赵老峪北村76户216人已全部脱贫,整村出列,打通了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五年来,富平县上下敬终如始,接续奋斗,久久为功,善作善成,谱写了一曲曲拔穷根、摘穷帽、换新颜、奔小康的时代赞歌。2018年高质量实现了脱贫摘帽目标,2019年陕西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被评为“综合评价好的县”,2020年顺利通过国家普查验收。目前,8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7499户21168人实现脱贫。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发展壮大扶贫产业,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加强扶贫资产管理,兜住民生底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富平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扶贫办主任段华强说。

(作者:张双庆 刘尔奇)

来源:富平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马艾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