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千亩铁棍山药新鲜“出沙” 成为客商的抢手货
(通讯员:李世居)11月19日,在大荔县韦林镇义园村三组村民苗新民的4亩山药地里,村民忙着挖山药,这一带有着几百年栽植山药历史,因处于沙苑绵沙地带,所产的高品质,具有特色的药山药、铁棍山药等品种闻名省内外,受到客商的青睐,亩产量在两千五百公斤左右,亩收入在万元左右。
在山药收获的大田里,记者看到:干活的群众一个个都是坐在沙土地上,用小铁锨把沙土挖到一米多深的地方,才能看到笔直向下生长的山药,当挖到山药露出头部时,用手轻轻的把山药从沙土里提上来,然后再继续往前挖着、看着、找着,“印版式”的向前挖去。
其实挖山药也是一件简单的“细活”,没有经验还是干不了的,你必须给主人家挖出的是完整的山药能卖个好价钱。所以,在地里的挖山药“把式”几乎都是50岁以上的农民,小心翼翼的向前行,挖山药是按米计算的,挖一米一般都是2元左右,老手挖的快,一天能挖200米,可挣三四百元 。
韦林镇土质绵沙,是山药最理想的生长地, 有名的 “韦林山药”多年来一直闻名省内外,每年山药种植面积在千亩左右亩,不仅产量高,产品销路一直很好,走俏全国各地。
韦林镇积极引导群众发展山药产业,加之群众的种植热很高,当地的东高、马坊、西池等村的群众不仅在本村种植,还兴起了出外包地种植的热潮。这几年,经常是山药未熟,就有客商上门看货论价钱,全镇形成了多家山药专业合作社,引导群众种植山药,采取统一种植优选传统品种、统一开展有机化生产、统一聘请省市技术专家进行技术指导、统一采购所需农资、统一包装销售,山药亩收益达万元,畅销到上海、北京、山西、甘肃、新疆、西安等大城市,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推了乡村振兴,山药产业已成为韦林镇的特色品牌,为群众带来可观的效益。
编辑:马艾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