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渭水之南

大荔 每个村“两委”班子都有大学生

发布时间:2023-12-20 07:35:48

“咱们村的主要经济作物有冬枣、樱桃、阳光玫瑰,经济效益好,但是难管理。大家有什么好办法?”

“咱们建个群,让李文革、申红军这些种植能手给大家指导技术。”

“我们成立个果业协会吧!”

……

12月4日,大荔县许庄镇叶家村召开每月一次的议事协商会。村干部、党员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围坐在一起,讨论如何把村里的经济作物发展好。最后,大家决定成立“叶家村果业协会”,建立交流群,让种植能手在群内进行种植技术指导,让瓜果代办员在群内发布收购信息,解决村民技术、销售方面的难题。

“今年,我们商议了道路硬化、路灯安装等多件事情,村民广泛参与讨论,满意度更高了。”叶家村党支部书记曹世平告诉记者,这个议事协商会是由村党支部副书记王蕾倡议组织的。议事协商会为村民搭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平台,在群众中反响很好。

在曹世平看来,王蕾这个年轻的“女娃”给村里带来很多改变。除了推进协商议事工作,修订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章程,评选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开展各类技术培训……在王蕾的热心参与和组织下,各项工作都开展得颇有成效。

王蕾是大荔县“113”乡村振兴人才中的一员。

近年来,为加强村级后备力量培养,大荔县探索实施“113”乡村振兴人才工程,按照“1村配备1名”原则,让全县300名左右优秀的返乡大学生进入村“两委”班子,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带富能力强、为民服务实的“后备队”,有效解决村干部队伍年龄偏大、能力偏弱等问题。

曹世平今年63岁,在叶家村村委会一干就是10多年,深受村民信任。但他年纪大了,在电子化办公和适应一些新形势新要求方面,逐渐感到力不从心。比如,村里实行网格化管理,在电脑上制作一张一目了然的“民情地图”就让他犯了难。

“幸亏有王蕾这样的年轻人。在他们的帮助下,村里各方面工作都有了很大提升。以后他们接班,我很放心。”曹世平说。

在实施“113”乡村振兴人才工程基础上,大荔县进一步推进村级后备力量培养计划,将人选范围向在外企业家、致富能手、创业能人等拓展,把思想政治素质高、热爱农村工作、带富能力强的年轻人纳入村级后备力量。

除了对后备人才进行理论素养、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培训,大荔县还实施“113”乡村振兴人才“帮带”计划,由镇(街道)班子成员、包村干部等担任“导师”,量身定制“接地气”的培养计划,帮助解决业务不熟、经验欠缺等问题,为他们快速成长搭台引路、蓄力赋能。

记者 刘居星

来源:陕西日报

编辑:马艾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