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县市》大荔:80余万亩高标农田筑牢“耕”基 惠及17万群众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保障粮食安全、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大荔县通过综合实施土壤改良、节水灌溉、农田防护与生态保持等措施,持续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县80余万亩高标准农田筑牢“耕”基,惠及17万群众。
韦林镇耿园村,是今年大荔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最后一个项目区。目前,该项目区田间道路、农田防护、诱杀虫灯等已投入使用。用于节水灌溉、精准控肥的水肥一体化系统也已安装完成,即将交付,这几天,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最后调试。
技术员 赵翊:“这个电动阀门是通过太阳能板供电的,有太阳的时候就直接把它打到自动挡就行了,自动挡可以通过水肥技术自动控制,就不用我们人再手动开阀门了。”
今年,大荔县农业农村局共投资60万元,历时两个多月,为耿园村4800亩高标准农田安装水肥一体化系统,让农户可以根据作物具体情况,定时、定量精准灌溉。
技术员 赵翊:“农户可以通过这个水肥机对水量和电量进行更精细的把控,然后水量的用水也比以前节省了30%,整体灌溉施肥的时间,比以前也会节省到两到三小时以内,水质也有更高的提升。”
同时在韦林镇田园村,6000多亩高标准农田已在今年秋收初见成效。村民刘琼正带着工人在红薯地里紧张采收,看着新鲜出土的红薯,刘琼干劲十足。她告诉记者,改造高标准农田后,现在做工收益都提高了很多。
大荔县韦林镇田园村村民 刘琼:“像我今年种的30多亩地红薯,品质、产量各方面都挺好。比起往年产量能提高到1000斤到1500斤,资金收入基本上就是(增加)3000元左右。”
据了解,从2019年至2023年,大荔县先后投资2.52亿元,实施建设高标准农田,截至目前,共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84.6万亩,分布在韦林、朝邑、段家等10多个乡镇,为粮食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大荔县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 雷孟师:“通过高标准农田的实施,每亩可以增产粮食100到200斤(小麦)。下一步我们要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把永久基本农田逐步建成高标准农田的要求,计划(再)建设15万亩高标准农田,同步提升过去的高标准农田,把高标准农田打造成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通过高标准农田的实施要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记者:王鑫 刘亦尘 孟文辉 编辑:秀芬
稿件来源:大荔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李辉
复审:李苗
终审:赵永彬
编辑: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