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大荔:盐碱地“变身”水产养殖场

这几天,在位于渭南市大荔县黄河岸边的水产养殖基地,技术员李友才正在仔细观察河蟹的生产情况,为9月份收获上市做着准备。

据了解,大荔县境内放养水面有3.7万亩。近年来,为实现“以水压碱、以鱼降盐、稳产保供、增加效益”的目标,3家盐碱地水产养殖企业和养殖合作社,通过硫酸盐型盐碱地池塘养殖的方式,不仅有效“变废为宝”提高盐碱水渔农综合生产能力,而且实现盐碱水土资源利用,并在全国进行了推广。

目前,大荔县年生产各类鱼苗8000万尾,培育夏花以上鱼种1000万尾,孵化甲鱼苗20000余只,水产品产出2.87万吨,渔业总产值4.57亿元,主要分布在范家、安仁、赵渡、朝邑、段家五个乡镇。全县现有水产企业16家,渔业养殖户185户,休闲渔业10余处,渔业总人口4000余人,渔民人均收入1.8万元。

下一步,大荔县将继续推进盐碱地农渔综合生态利用,开展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发展南美白对虾、中华绒鳌蟹、斑点叉尾鮰等优势品种,推动全县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记者:晓斌 王雯 刘鑫

稿件来源:大荔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李辉

审核:李苗

终审:赵永彬

编辑: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