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县市》大荔:护湿地 抓环保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2年以来,大荔县深入践行“两山理念”,锚定“建成大美大荔、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抓好自然保护、大气污染防治、河流治理等工作,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大荔。
总面积1185.3公顷的朝邑国家湿地公园,是集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于一体的内陆咸水湖。经过不断改善,加宽加固堤坝、疏通退水渠道10公里,栽植芦苇、柽柳等植物1050亩,植树造林300亩,有效恢复和保护了湿地公园生态环境。黑鹳、白天鹅、疣鼻天鹅等60余种野生动物在此栖息。
大荔县朝邑镇村民 武建民:“每年冬天都有大批的候鸟到这过冬,一年比一年多,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摄影爱好者 王建康:“非常漂亮的鸟都到我们大荔县朝邑湖湿地来安家落户,真真正正能够让我体会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大荔县湿地资源丰富,总面积达21万余亩。2022年,大荔县全面开展全域生态修复工作,林业部门、环保部门、公安部门等多部门联合行动,扎实开展湿地大清查、禁牧、禁猎和保护湿地四大工作,持续加大湿地修复保护力度,湿地已成为鸟类天堂,每年大约有2万多只鸟类在此越冬。
大荔县林业局局长 张建军:“今年以来,我们开展全域国土绿化工作,完成营造林6.05万亩,全县义务植树102.3万株,特别是加大对湿地的保护和修复,完成退耕还湿2000亩,建设了13处鸟类栖息地、10处鸟类繁殖点等。全力投入建设大美大荔,让山更绿、水更清、鸟更多。”
在湿地保护的同时,大荔县还聚焦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减煤、抑尘、治源、禁烧、控车、增绿”六措并举,让县域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提升。
大荔县畅家村二组村民 杨小红:“变化很大,人从巷道过去以后,有花有树感觉环境很好,心情也好。”
大荔县城区居民 左学斌:“经常看到我们大荔县天是蓝色的,我们的生活也很舒心,很幸福。”
截至2022年11月30日,大荔县累计优良天数233天,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王谦断面水质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磷等主要指标较上年同期均大幅下降。
渭南市生态环境局大荔分局局长 宋斌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力消除重污染天气和城市黑臭水体,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
记者:鸣航 孙涛 刘鑫 编辑:秀芬
稿件来源:大荔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王路雅
审核:李苗
终审:赵永彬
编辑:直通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