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县市》大荔:全面落实河湖长制 打造“水清岸绿”好生态
今年以来,大荔县认真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全面落实河湖长制,聚焦重点,聚力攻坚,抓实抓细综合整治,全力打造“水清岸绿人安”的好生态。
这两天,在大荔县辖区的洛河围堤修复加固工程段,当地水务局工作人员加大了日常巡视检查频次,为确保今年安全度汛,发现问题第一时间立即整改。2021年,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大荔县洛河发生了60年不遇的洪涝灾害,灾情过后,强化洛河围堤防汛能力成为大荔县亟待解决的一项重点工作。为此,大荔积极实施了围堤修复加固工程,经过加固改造后的河堤路面平整坚固,土方、石料等物资储备充足,极大提升了河堤的防汛备汛能力。
大荔县赵渡镇乐合村村民 王根亭:“这原来的这一条路坑坑洼洼的,走路啥的都不方便,给人员的出行,群众这生产管理、防汛啥都造成困难。现在就是很平整,生产出行群众都很方便,以后就说再有汛情的话,群众目前可以说就是吃了定心丸了。”
据了解,朝邑围堤北起范家镇裕西村,南至朝邑镇紫阳村,全长35公里。目前,共落实镇级河长3名,村级河长14名,镇村河长已全部到位。
大荔县水务局副局长 胡大鹏:“恢复堤防是512米,修复堤顶道路597米,截至5月底主汛期来临前,完成了全部建设任务。朝邑围堤实施修复加固后,该段堤防实现了闭合。”
大荔县地处黄渭洛三河交汇处,湿地资源丰富,是生态保护的重要一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朝邑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大荔县洛河以北,湿地总面积712.6公顷,是以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为一体的湿地生态系统。近年来,大荔县湿地保护中心不断加大对朝邑湿地的保护和恢复,改变了湿地原先的脏乱差的环境。如今,这里水清岸绿,景色怡人,成为了鸟类的栖息天堂。
大荔县朝邑镇民主村村民 桂忠有:“原来湿地没管护前,一到冬天,尘土飞扬。自从湿地管护以后,芦苇也长起来了,鱼也多了,到冬天候鸟成群结队地赶来了。”
大荔县湿地保护中心 业务股副股长 孟雪:“我们湿地工作主要以保护和恢复为主,对违规垂钓人员进行劝离,确保生态环境的干净卫生;建立鸟类栖息地,确保湿地公园的生态安全,恢复湿地生态功能,达到与自然和谐共生。”
近年来,大荔县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共确定县级河湖长6名、镇级河湖长57名、村级河湖长473名,形成了水务部门牵头、成员单位协同、乡镇党政一把手负责、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通过持续开展常态化暗访巡查,加大联合执法力度,河湖“清四乱”成效明显,河道采砂更加规范严格,水旱灾害防御有力有序,全县河湖管理工作持续向好,形成了水清、河畅、岸净、景美的良好生态环境。
大荔县河长办副主任 赵党锁:“目前黄河、渭河、洛河基流常年稳定,水质不断提升,生态持续恢复。下一步,我们将夯实各级河湖长职责,强化源头管控,完善共管共治,切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河湖保护意识,积极营造全社会关爱河湖、珍惜河湖、保护河湖的浓厚氛围,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记者:王雯 周斌 会萍 恩琦 编辑:佳雨
稿件来源:大荔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王路雅
审核:李苗
终审:赵永彬
编辑:直通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