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渭水之南

《直通县市》大荔:探索“订单模式” 农商融合助推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2-02-09 20:09:20

近年来,大荔县充分挖掘和发挥县域设施农业优势,通过实施“订单式”特色产品生产模式,促进农产品产量、品质提升,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拓展群众稳定增收新途径。

眼下,大荔沙苑产销一体化园区的新品种圣女果正处在生长关键期,当地务工群众们正忙着为这些圣女果“控蔓”,从而让它们红的更快、个头更匀。相比传统的圣女果品种,这种名为“釜山88”的新品种在地头儿就能卖到十元一斤,严格的糖度和重量要求也让这些果子有着传统品种无法比拟的优势。

大荔沙苑产销一体化园区高级农艺师 许军红:“这个品质在所有圣女果当中是最高的档次。目前在市场上对这个果子需求量也大,技术跟上了以后发展前景是很可观的。”

据了解,这些圣女果早在去年8月份就已经被山东、西安等地的客商下单,成熟之后将会直接被运往当地商超。目前,园区通过“订单模式”,在玻璃温室大棚和5个传统坑棚内种植了15亩圣女果和12个钢架棉被棚的芝麻密脆瓜,而圣女果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栽种、剪枝到采摘都需要大量用工,园区一年就可解决周边400余名群众的稳定就业,在调整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时,也为当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大荔县韦林镇望仙村六组村民 张小会:“长期干一月就是能挣三千多块钱,方便嘛。我离这儿近,人家这啥都好,一年下来,经常在这干一个人平均就能挣两万多块钱。”

通过“订单”农业,不仅弥补了农民缺乏市场了解的缺点,也将从源头上解决农民“种什么、怎么种”,以及农产品销售难等问题,让群众不仅收入有保障,也避免了盲目种植,真正实现了种有定向,产有保障,销有方向。

大荔沙苑产销一体化园区副总经理 吕绒:“在我们这里种植主要是起一个试种试验的作用,我们会通过我们‘云平台’呼叫中心,还有我们的抖音直播平台,然后把这个销售出去,真正做到与客商‘点对点’对接,从而实现产销一体化的新模式,进一步带动我们农民增收致富。”

记者:柴伟鹏 孙涛 景蕊 编辑:佳雨

稿件来源:大荔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王路雅

审核:李苗

终审:赵永彬

编辑:直通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