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渭水之南

大荔县东大社区:“信息化+网格” 让高效服务更有温度

发布时间:2022-01-24 11:55:18

大荔县东城街道东大社区是一个典型的城乡结合区,人员结构复杂,管理难度大。近年来,东大社区坚持“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多元参与、共建共治”的思路,走出了一条精细化管理、信息化支撑、高效精准服务的新路子。

“社区大家庭,关爱无不在,腊八节日情,幸福多一碗。向往美生活。感受在身边。”这是社区老人王农日记本上的一句话。

家住大荔县东大社区的老人王农是该社区的“三无人员”,每当回忆起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过节日时的点滴,他都会得意地翻开日记本,给大家展示自己的文笔。

大荔县东城街道东大社区居民王农在采访中说:“这是我当时发自内心即兴写下的几句话,平时很多事情社区工作人员都是很主动上门儿,他们帮我去办,比如交这个医疗保险费,就是帮我主动完成了所有的手续。所以说,是很感谢他们这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切实行动,给我带来的实惠。”

大荔县东城街道东大社区网格员贾小燕在采访中说:“通过信息化的一个运用,让我有更多的精力去服务这些特殊人群,像低保、高龄、独居户、还有残疾户,让我的服务更加精准化,带给他们社区家的温暖。”

信息化是助力社区工作提质增效的基础。目前,东大社区创新实施了网格管理数字化模式,网格员通过反复走访核对,建立完善居民基本信息台账,依托草料二维码生成网格员专属二维码,扫描后直观显示各自管辖小区、楼栋、巷道、门店居民的家庭成员和详细信息,方便网格员快速查找、定位,成为了网格管理的“活地图”,让日常服务跑出了“加速度”

大荔县东城街道东大社区网格员陈银银在采访中说:“就比如说像前几天,有一位高龄老人,他向我求助,我问他的门牌号的时候,他说他记不清楚了。然后我就通过扫描我这个二维码,迅速地定位到他们家,五分钟就到达了他们家里。我们没有二维码的时候,我还得回到社区,然后通过我的电脑查找数据,定位到他们家,才能到她们家里提供帮助。”

目前东大社区92名网格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地图”。自西安疫情发生以来,东大社区汇聚多方力量,利用网格“活地图”,仅用2天时间将全社区1027户3157人摸排到位,摸清在外183人,劝返68人。同时,依托“信息化”,工作人员还用“小黄车”代替“铁脚板”,实现“大数据+网格化+小黄车”的有机结合,真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居民张广民在采访中说:“在网络上,在这个微信群里边,我把需要办理的事情反馈之后,社区这些同志就骑着‘小黄车’就入户。这个很是方便,整个社区的工作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这里我也为咱们社区工作人员点个赞。”

目前,东大社区92名网格员精准落实了66名重点管控人员的心理疏导、生活服务等任务,切实维护了辖区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大荔县东城街道东大社区疫情防控专干张园在采访中说:“实行由街道领导、网格员、民警、医生、楼栋长等人员组成的“五包一”管理模式,对其进行精细化管理,每天对管控人员进行日常生活服务,社区对返乡人员建立管控群,回应其诉求,各网格长每天对返乡人员进行一次电话回访。”

大荔县东城街道东大社区包含10个机关单位、4所学校、473家门店商铺,为了跑出精准治理“加速度”。社区制定完善了网格工作处理流程、网格员岗位职责及考核管理办法,建立了“定期下沉+政策宣传+特事特办”的网格运行机制。社区每月对网格员进行“百分制”考核,实现长效管理,最大限度发挥网格作用,为居民提供精准高效、主动便捷的服务,让社区治理工作提质增效。

大荔县东城街道东大社区网格员张蕊红在采访中说:“通过每天下沉网格,访民情、解民意。拉近了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群众满意了,我作为一名网格员的价值也体现出来了。”

大荔县东城街道东大社区党总支书记兼主任锁玲在采访中说:“下一步”社区将充分利用网格化管理优势,把疫情防控工作落实、落细、落小,全力以赴守护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安全。把咱们东大社区的这个重点人群的管控,以及对于弱势群体做到服务更加的精准、更加的方便,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社区的服务。

记者:李白冰 刘陈晨

审核:李白冰

来源:民政融媒体中心

编辑:程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