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渭南|“龙首赤子”有担当 俯身躬行写忠诚
渭南综合广播 | 对话渭南
樊建武,中共党员,澄城县交道镇樊家川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2009年弃商回乡,建村部,搞大棚,扩酥梨,兴旅游,昔日穷川道变为“米粮川”“花果山”。其先进事迹先后在陕西卫视《脱贫路上》《陕西新闻联播》被多次报道。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2009年弃商回乡的樊建武舍小家为大家,让“五千亩川道瓜果飘香”的发展思路,倾注了自己的精力、人生经验和智慧来当好这个“村官”。他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中,以打造澄城“第一村”为目标,以创建陕西龙首现代农业示范园、龙首坝国家级AAA景区为两翼,做好党的建设、美丽乡村、精准扶贫三篇文章,倾力打造“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现代乡村旅游综合体,初步形成了发展农业有基地、旅游观光有景点、消费娱乐有项目、群众致富有抓手的新型经济发展格局。樊家川村先后获得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森林乡村、全国旅游扶贫试点村、全国扶贫监测点、全国法治文明示范村、全国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特派员创业基地、国家生态农场九项“国字号”荣誉;省级标准化党建示范村、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20强、乡村振兴示范村、乡村旅游示范村,市级文明村、生态旅游村、美丽休闲乡村、第二批优质旅游示范单位等荣誉。
01乡情牵得游子归
小时候家里穷、子女多,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樊建武毅然决定外出创业。20多年历经磨难、不懈打拼,从“一无所有”到创立了自己的大型汽贸公司,年销售额达数千万元,事业达到巅峰期。但每次回村,看着变化不大的村庄,生活依然艰苦的村民,他的内心总是不能平静,心里常想:出门打拼为了什么?个人的成功,衣食无忧的富裕生活,人生意义在哪儿?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初心使命又在哪?经过深思熟虑、遵从内心,做出了让家人、朋友难以理解的重大决定:回乡创业,要让咱樊家川的乡亲都富起来、日子好起来、腰包鼓起来。
02无私付出为“大家”
上任村委会主任后,樊建武很快摸清了“家底”,村里发展滞后是缺乏经济产业支撑。可是要发展产业,流转土地、配套设施等很多问题最终还是落在一个“钱”上,面对村两委没钱,村民生活拮据,启动资金几乎为零的现状,他又做出一个让家人坚决反对的决定:卖汽贸公司,自掏腰包垫资200多万元,用作村上发展产业的启动资金。除了产业项目启动巨额资金,村里修路他拿出15万元,村里架设路灯拿出2万元,疫情紧张期间拿出1.6万元解决值守人员实际困难,得知村民有生活生产上难处,主动出钱出力助其度过难关等等。村班子会上他总说“钱的事我来想办法,大家只管好好干!”
03甘于奉献终不悔
樊建武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实现全村脱贫致富当中,十多年如一日,废寝忘食、倾注无数心血和汗水。在村委会的一间小平房里,从办公设备到生活用品一应俱全,他常常忙到凌晨深夜。
2012年,樊建武由于长期的精神压力和体力透支,突发急性心梗,在生死边缘惊险的走了一圈。康复出院后的第二天,村民们又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走在田间地头,面对村民关切身体健康的问候,他说:“医生说让放松心情,多呼吸新鲜空气,我这是适度锻炼增强体质”。其实他心里放不下当季的水果销售情况,脑中已经开始盘算着如何做大做强产业链。
2013年,年迈的父亲卧病在床,已是弥留之际,此时樊建武正在“省级现代农业园区”评审答辩会场,会后才得知老人过世的消息,因为工作没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同事说:“回家途中,樊书记眼圈一直红着,却又强忍着不让泪水流下来,我们看着都揪心”。家里人都说:老樊同志有三多,步数多、电话多、管事多。自己家里有事一拖再拖,村民家有什么事再忙都能赶到现场,再忙再累,从无怨言。
04延伸链条行致远
经过多年努力,樊建武带领村民创立了龙首坝国家级AAA景区,龙首渠引洛古灌区在202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影响力、知名度、美誉度得到显著提高。倾力打造的陕西龙首现代农业园区,种植酥梨3500亩,建立设施果蔬500亩,苗木研发基地220亩,龙首坝风景区800亩,珍禽观光园50亩,生态垂钓园150亩,配套节水灌溉、农产品交易市场、冷链物流库、果筐厂、农副产品深加工、民俗商业街、生态垂钓、农家乐、田园采摘、电商平台等,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全年鲜果保证持续供应,实现“四季有果”生态农业发展新格局,倾力打造“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现代乡村旅游综合体。其中,龙首坝牌有机酥梨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国家新锐果品品牌、省级名牌产品,远销国内外,订单络绎不绝,全村产供销一体化格局逐渐成熟,使樊家川由“米粮川”向“花果山”“观光园”“美景区”多极转变。
05坚守岗位护平安
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樊建武作为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与党员、志愿者奔赴一线,确保村域内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在这特殊时期,村里红白事他都上门宣讲政策,登记备案,严格执行“婚事缓办,丧事从简”原则,期间,村里留守老人罗海民因病去世,儿子在西安居家隔离不能治丧,他主动组织人员安排老人后事,让老人顺利下葬。个人拿出1.6万元解决值守点人员实际困难,与20余家集体与个人向全县10个镇、2个村庄的一线抗疫人员送去价值5.1万元的鸡蛋、酥梨、方便面等慰问品,支持抗疫一线工作。深入脱贫户家里,积极想办法解决困难群众生活及生产问题,协调组织村里龙首一家人超市为群众配送米、面、蔬菜及学生的学习用品,让群众无后顾之忧,为防控疫情构筑起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
现如今,樊家川村的村民时常念叨这两句话:“游观龙首坝、到处传佳话,乡村振兴快、全凭支书带”。通俗易懂的几句顺口溜,道出了樊家川群众的心声,村民逢人便夸,有了樊支书带头务实的工作作风,他们也有了干劲,日子过得也比以前富裕多了。
樊建武常说:“如果我是龙首坝的一滴水,也要滋润樊家川的每一片土地,在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我从不后悔,将勇往直前继续努力。”
编辑:武艺、石毓昊
审核:刘莹
终审:周新宏
编辑:葛祖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