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渭水之南

澄城:春玉米亩产1036公斤获历史新高

发布时间:2023-11-01 06:53:29

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作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之一,一直以来,不断践行“两藏”战略,稳定粮食面积,优化生产技术,提升粮食产能,全年粮食面积、产量分别稳定在61万亩、18万吨以上,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稳住农业生产基本盘。

收割玉米

金秋时节丰收忙,在位于渭北高原的澄城县,一辆辆收割机穿梭田间,金黄的籽粒倾倒而出,到处是丰收的喜悦。这两天,在澄城县种植大户张峰军的玉米地里,农技人员正测量玉米产量,确保玉米增密度提单产“5335”技术落地见效。

“我流转土地1970余亩,采用的是‘5335’技术,水肥一体化,今年玉米亩产能达到2060斤,今年确实丰收了,大家都很高兴。”陕西农丰源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峰军欣喜地说道。

金黄的籽粒

据了解,通过玉米增密度提单产“5335”高效集成技术的优化提升,今年澄城县春玉米亩产量高达1036公斤,创全市玉米“增密度”产量历史新高。而为了做好玉米增密度提单产“5335”绿色高质高效技术的推广,澄城县通过精准实施品种、机械、播种、施肥等技术,以玉米种植大户为抓手,建设高标准技术展示田,农技人员全年开展玉米增密度提单产行动。

“从播量上看,从之前5000粒增加到了6000粒,同时铺设滴灌带,在玉米生长期我们进行了苗期化除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以保穗数、促籽粒、增粒重为目的进行了‘一喷多促’关键技术,确保玉米高质高效生产”。澄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刘晓花说道。

农技人员测量玉米产量

同时,为落实“藏粮于技”战略,今年澄城县围绕34.78万亩玉米的机收任务,投入收获机械280余台(套),建立了应急作业、应急保障、应急服务三支队伍,加强机具调度,做好供需信息、机具维修、零配件和油料供应等服务,同时,全县15处烘干服务点全面启动,日烘干能力1400余吨,确保秋收工作顺利开展。

“我们将持续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宣传推广粮食烘干机械化技术,同时,针对县域内沟坡山地实际,引进试验示范小型收获机械,进一步提升农机装备水平,优化农机服务质量,为澄城大粮仓更加充盈提供坚强的机械化保障。”澄城县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主任梁璐说道。

丰收的玉米

下一步,澄城县将在抓好粮食高质高效生产上,进一步优化提升以小麦宽幅沟播“3335”、玉米增密度提单产“5335”集成技术,以“行政推动+技术引领+主体带动”的发展模式,建设粮食生产高质高效发展示范主体联系库和创新示范基地,在稳面积、优技术、提产能方面不断发力,助力全县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

来源:西部网

编辑: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