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县市》白水:健全完善古柏保护屏障 守护绿色“活化石”
白水县仓颉庙古柏群是全国三大古柏群之一,树龄虽已逾千年,却依然生机勃勃,被专家誉为“绿色的国宝,活着的文物”。其中仓颉手植柏是全国5000年以上5棵古树之一,当地政府加大管护力度,严格落实保护方案,用心用情保护古树名木资源。
仓颉庙内共有古柏48棵,它们各具姿态,妙趣天成,每棵古柏都有动人的传说和故事,为庙内的一大奇观。当地政府林业部门以及仓颉庙景区管委会积极落实人防技防措施,24小时巡查管护,时时刻刻对古柏进行健康监测和保护。
白水县仓颉庙景区管委会副主任 任志刚:“仓颉庙古柏纳入了渭南市仓颉墓与庙的保护范畴,我们按照条例要求严格执行,我们经常采用人防与技防相结合的防范保护机制,人员实行24小时巡查,我们并建有三防系统防雷消防安防系统,对仓颉庙的古柏群有了安全的保护屏障,发现问题,我们委托有林业管护资质的防治公司,对仓颉庙的古柏进行防治和养护。”
“仓颉手植柏”相传为造字始祖仓颉亲手所植,树龄距今5000余年,是国家林草局2022年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公布的5000年以上的5棵古树之一。树高16米,腰围7.8米,根围9.9米。这棵柏树的树纹,像奔腾的河流一样,有学者叫他“文化之源”。仓颉手植柏也被誉为“文明之根”。
白水县史官镇副镇长 宋倩苗:“5000年的仓颉手植柏,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变迁,也见证了我们汉字文明的发展和延续,仓颉庙的48棵古柏群就是我们中华文明绿色的活宝石,后面我们将加强周边的生态环境治理,使我们的青山常在洛水常青。”
记者:左琛 刘传 艳宁 编辑:佳雨
稿件来源:白水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李辉
审核:李苗
终审:赵永彬
编辑:新闻中心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