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新科:大山深处的护绿人
10月1日清晨,闫新科同往日一样行走在深山的树林中。当天下了雨,闫新科要查看进山道路的路面是否被雨水毁坏,巡视山里安全情况。
闫新科是白水县林皋镇可仙村村民,他巡护的是坐落于可仙村的闫家山。这条巡山路,闫新科已经走了27年。这座山,亦从当年的荒山荒坡变得碧树参天、绿意盎然,森林覆盖率超过85%。
上世纪90年代,响应白水县政府“向荒山荒坡进军”的号召,身为村干部的闫新科带头来到闫家山。“那时候,土坡布满荒草和荆棘,没有路,不通电,不通水,没有信号,艰苦程度超出了我的想象。”
闫新科把家搬进了大山,开始系统地研究这里的气候、土质、生物系统,为规划在大山中栽种绿植作准备。坡地里小块碎地多,闫新科使用推土机,花费半年时间,让小块地连成大块平地。栽树离不开水,闫新科淤积起土坝。此外,他还通过饲养牛羊来改良土壤。
泥路、土坝都怕下雨,但闫新科硬是凭借一股韧劲,路坏了再修,坝毁了再建,让当年的荒山荒坡披上了绿衣。
“国庆节我没有回家,而是选择‘留守’在山里,以自己的方式为祖国庆生。”闫新科说,“未来我将一如既往守护好这座山,发掘更多的经济价值。”
记者 李妮
来源:陕西日报
编辑:马艾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