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渭水之南

数说|“中国苹果之乡”白水县脱贫攻坚亮眼成绩单

发布时间:2020-11-05 16:35:05

“全县累计实现15668户53505人脱贫,4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全县贫困发生率降至1.36%……”11月5日,在渭南市委宣传部举行的“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 推动乡村振兴”白水专场新闻发布会上,白水县副县长秦奉举用一串串夺目的数字交出了一份脱贫攻坚亮眼成绩单。

白水县地处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是渭南市唯一的山区县,也是国定贫困县。全县辖7镇1办124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30万,其中贫困人口16736户55456人。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该县紧紧围绕中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定将其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狠抓政策落实,强化帮扶力度,全县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效。

据秦奉举介绍,全县充分发挥县委“一线指挥部”作用,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长任组长,县级部门和镇(办)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将全县划分为八大战区,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分片包抓,县级领导包联镇村,部门镇办具体落实,纪检组织跟踪问效。优化调整150个中省市县单位帮扶123个村和1个社区,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在产业扶贫方面,该县坚持苹果优势产业主导,通过苗木补贴、技术培训、示范引领等措施,累计扶持贫困群众发展新优品系示范园5.7万亩。探索推行了全托管、半托管、反托管和产品入股四种托管模式,累计托管果园7.1万亩,亩均增收1500元以上。果园托管带贫模式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同时根据镇村产业实际和市场形势,因地制宜发展花椒6.5万亩、核桃7.8万亩,设施蔬菜及瓜类2.9万亩。在全省率先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累计投入4415万元支持集体经济发展,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实现组织建设、项目运行、稳定收益三个全覆盖。全县建成5个联村光伏电站、7个村级光伏电站,带动1184户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在就业扶贫方面,累计开展就业创业技能培训14149人次,发放生活和交通补贴2102人次114.91万元。通过苏陕扶贫协作、线上线下招聘等方式,年均转移贫困劳动力3300人次。培育就业扶贫基地10家,创建社区工厂5家。公益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2631人次。形成了产业带动、创业促进、培训提升、劳务输出、企业吸纳、岗位兜底的就业扶贫新格局。

“坚持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群众住房、饮水、教育、医疗等得到有效保障。”据秦奉举介绍,全县先后投资2.62 亿元新建幼儿园9所、小学2所,改造薄弱学校48所。累计向建档立卡贫困生发放资助金2044.2万元,惠及困难学生21238人次。组织开展“千名医生包联因病致贫家庭”行动,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制度,全县14个乡镇卫生院108个村卫生室全面达标,慢性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5种大病救治覆盖率均达100%。建成移民搬迁安置点20个,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388户5187人。建立危房动态排查监测机制,累计完成危房改造493户,农户安全住房率达到100%。 严格执行“动态管理”“分类施保”“渐退帮扶”政策,累计为14649人发放低保金3161.9万元,向565名特困人员发放供养金251.4万元,向10978名残疾人发放补贴661.7万元。全县123个建制村均已通客运班车,常住农户饮水安全均已达到四项标准,累计建成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4个。

秦奉举表示,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实现15668户53505人脱贫,4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020年2月贫困县摘帽,贫困发生率降至1.36%。剩余1068户1951人将于年底脱贫退出。

华山网记者王长江|图文

编辑:张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