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上徐泥塑
我国泥塑艺术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发展到汉代已成为重要的造型艺术品种。考古学家从两汉墓葬中发掘出的大量文物中,有为数众多的陶俑、陶兽、陶马车、陶船等等,其中有手捏的,也有模制的。到了唐代,泥塑艺术达到了顶峰。泥塑艺术发展到宋代,不但宗教题材的大型佛像继续繁荣,小型泥塑玩具也发展起来,元代之后,历经明、清、民国,泥塑艺术品在社会上仍然流传不衰,尤其是小型泥塑,既可观赏陈设,又可让儿童玩耍。
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有着古老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文化传承,历代老百姓以其智慧、热情和技巧,创造了源远流长、千姿百态、人情浓厚的民间泥塑玩具艺术。白水的四圣文化和特有的陶土资源为后人发展泥塑、陶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这些艺术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信息,是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
上徐村位于白水县城北约5公里处,上徐泥塑依托于白水得天独厚自然资源,明朝时已经远近闻名。2009年被确定为渭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徐泥塑用料讲究,以当地特有的红粘土、白粘土为原料,手工捏制。经炼土、翻胚、粘合、晾干、烧制等二十多道工序制作而成。上徐泥塑有三大类型:一是泥玩具。以小型动物造型为主,多塑十二生肖形象;二是立人。主要为民间传说及历史故事中的人物造像;三是摆件。题材多为较大型动物造型和群众生产生活情景造型。
取土(图片由白水县文化馆提供)
泡泥
砸土
捏制
捏制泥塑
雕刻泥塑
形象逼真的泥塑
泥塑工艺品
上徐泥塑在技艺上积聚、传承了南北泥塑艺术的特征,自成一体。淳厚、朴实、夸张、传神逼真,具有浓郁的北方人粗犷豪放的性格特点,展现了黄土高原乡土风俗、人情习俗等特征。
来源:学习强国渭南学习平台
编辑:张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