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渭水之南

白水:从蔬菜大棚到鲜花工厂 创新发展催开“幸福花”

发布时间:2020-07-15 10:37:53

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让群众摆脱困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苏陕协作开展以来,渭南镇江两地紧密协作, 五个对口帮扶县市不断加强产业协作,推动项目落地,交流互通,带动脱贫攻坚。

2019年底,白水县杜康镇和家卓村占地2000多平米的鲜花基地建成开业。虽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到七月中旬仅营业95天,但已销售54万元,实现利润18万元。鲜花基地也成为白水县新的旅游点,观光买花的市民络绎不绝。

从一个闲置的传统蔬菜大棚变身为鲜花基地,和家卓村这个项目回应了当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体现了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市与渭南市白水县两地务实、创新的扶贫协作。

和家卓村原来经营的蔬菜大棚基地,由于管理不善,多年一直效益不好。2019年5月,扬中市驻白水联络组挂职常委、副县长陈波涛了解到和家卓村的产业发展困境后,多次到村上调研。通过对和家卓村已建成的和园田园综合体项目位置优势分析,对旅游资源、市场未来趋势研判,他建议上马鲜花繁育及销售工场,把闲置蔬菜大棚做成“生产+观光+销售”高端田园综合体农业项目。

镇江市扬中市驻白水县联络组在白水县杜康镇和家卓村现场调研

花卉是镇江市的一个特色产业。近年来,镇江市通过发展以蝴蝶兰为主导的花卉产业,取得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扬中驻白水县联络组积极组织县上相关人员,到镇江市项目考察,进行可行性调研,并帮助协调镇江智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到白水县进行技术业务指导,培养花卉种植专业人才,打造“订单式”扶贫模式,推动和家卓村花卉产业发展。同时,联络组各级寻求项目资金支持,2019年以来争取项目资金300万元,支持对大棚原有设施改造提升。目前,和家卓村鲜花基地及和园田园综合体项目通过产业引领、优先务工、多劳多得等带贫益贫机制,带动贫困户48户186人,劳动就业带动创收11万余元,实现盈利18万余元。和家卓村集体经济依托项目,持续发展壮大。

镇江市扬中市驻白水县联络组组长、白水县委常委、副县长陈波涛在和家卓村鲜花基地调研

扬中市与白水县对口帮扶以来,双方始终坚持密切配合、加强协作,找准工作着力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见实效。如今,白水县和家卓村鲜花基地智慧花棚在推动当地花卉产业稳步发展的同时,也为白水脱贫攻坚提供了发展参考样板。

白水县杜康镇和家卓村鲜花基地里,市民观光拍照

白水县杜康镇和家卓村鲜花基地智慧大棚


编辑:张祯

初审:王长江

终审:田华荣

编辑:张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