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渭水之南

刘晓明:与苹果树的亲密日子

发布时间:2019-10-18 19:27:22

(记者 武玲)在白水县尧禾镇的尧禾村,果农刘晓明种植苹果树20多年,在家人眼中,自家的苹果树就像他的孩子一样,一年365天除了刮风下雨,在地里总能看到他的身影,从观察树势,到思考来年管理,只要是关于苹果树的,他都是在地里度过的。

刘晓明妻子 李桂侠:每天他都在地里干活,他对这苹果,我说就是村里人说的那话,就是比对他娃都重视。

老刘今年 60多岁,从1991年种苹果到现在已经有20多年了,只要是聊到苹果树,原本话不多的人也变得善谈了许多。老伴说他和苹果树最亲,一年365天几乎天天都往地里跑。

白水县尧禾镇尧禾村 村民 刘晓明:平时就观察你这树是不是正常生长,有没有虫,有没有病,你像斑点病,落叶病,五月份就属于侵染的时候,当然你拿肉眼看不来,你就要拿放大镜看。这树今年怎么管,明年怎么管,想一想,这枝到今年一结,明年能不能结,不能结我就取(剪),从哪里取(剪),这都要想好呢。

一棵树该如何修剪,施多少肥,土壤测试,老刘都要提前思考,得出结论。这些事也是他每天在地里观察树的时候思考的问题。

记者:1,2,3~~~大家是不是好奇我在数什么,这棵树听说曾经都已经腐烂,快要不行了,后来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枝干,才给了这棵树的第二次生命。

白水县尧禾镇尧禾村 村民 刘晓明:1994年我检查腐烂的时候,四月上旬我就发现了这棵树烂透了。有个二尺长,烂完了,我准备挖了,我把树头都切了,切了以后看这个空间太大,当时苹果价格很高,实在可惜,舍不得了,立马就给它桥接。记者:当时怎么想到桥接的?刘晓明:以前有,看过人家接,咱也开始桥接。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老刘一次给这棵树桥接了六根枝干,近一年的时间,老刘每天来果园都会去看看这棵树。

白水县尧禾镇尧禾村 村民 刘晓明:死马当活马医吧,1994年这叶片基本上是灰的,全年都是灰的。

这树能不能好起来需要很长时间,看着满树的树叶,老刘还是有些心急了,可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老刘期待的绿叶终于出现了。

白水县尧禾镇尧禾村 村民 刘晓明:到1995年叶片就绿了,长出新梢了,开始它就慢慢生长了,我就想它能不能接苹果,少量了我就留了不太多的苹果,苹果虽然不好,但是还可以。

记者:结出来了吗。

白水县尧禾镇尧禾村 村民 刘晓明:到1996年开始就基本正常挂果了。

老刘这棵曾经经历生死的树现在已经恢复的很强壮了,和其他树比较起来也并不示弱,枝头也挂满了苹果。他说桥接技术其实很简单,人人都能学会,想要延长树龄,增强树势,桥接是非常要的办法。放眼望去,老刘果园里所有的树都进行了桥接,现在马上进入深秋了,但是在他的果园里,没有一点萧瑟的景象,多年来,老刘对果树日复一日的观察,管理,就像是和自己多年的老友相处一样,关心,爱护。

这就是老刘和苹果相处的故事,他对苹果树的仔细,认真,他的勤快,他的付出也得到了回报,强壮的树势,优异的果品质量,都是苹果树对老刘的回报。

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农家四季》栏目

编辑:唐蓉

初审:王杰   扁育良   唐红萍

审核:张军涛


编辑:唐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