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渭水之南

​《最美林业人》吕军:七年造林之路 种下万亩青山

发布时间:2019-09-10 09:07:52

白水台:露露 刘博 编辑:弋菲

白水县处于关中平原与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形以山地为主,是全国造林条件较为艰苦的地区之一。吕军是该县林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自2012年从林业局的一名机关干部转战到基层一线从事造林工作以来,7年间,他积极参与县内造林规划,出点子、想法子,为全县造林工作贡献智慧。

白水县林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 吕军“这花椒(树)保存技术还好,枝都拉了,开新型,这能过关。”

眼下,正是树木检查验收的最佳时节,吕军像往年一样,带领着团队奔赴在各镇村的荒山林间,对退耕还林、荒山造林等工程的树木成活率进行验收核实。作为退耕还林的受益村之一,白水县史官镇狄家河村的荒坡地在吕军和其团队的带领和规划下,于2017年实施种植了400余亩花椒经济林。如今,三年过去了,花椒经济林增加到了1200余亩,林内的树海连绵不绝,蓊郁苍翠,其花椒产业也给村民们致富带来了希望。

白水县史官镇狄家河村村主任 徐小保:“退耕还林(的)这苗子是咱林业局给的,一年下来一亩地就是1200元,(一棵树能赚)二三十块钱吧,惠及群众最起码在130多户。”

除了对树木进行检查验收以外,吕军还兼顾着下一个年度的造林设计规划及方案制定,以便来年春秋两季的植树造林工作能够有序开展。而在哪栽树,栽什么树,也是吕军要不断钻研和思考的问题。白水县雷牙镇尧头村在2018年以前,还是一个杂草遍地的荒山,恶劣的生态环境给当地村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2018年4月,吕军和团队针对村里的实际情况,实施了入村主干道南北17米绿化和坝南植物园的栽植工作。

白水县林业局技术推广站副站长 吕军:“有些地块儿它的土壤比较厚实一些,这个地块就适合栽一些乔木树种,有些地块它的土壤比较薄,它就适合栽一些灌木树种,咱们要做到适地适树。”

一年过去了,如今的尧头村主干道两旁绿树红花环绕,150余亩的植物园内油松、紫荆、石榴、月季等乔灌花草长势喜人,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大改观。

白水县雷牙镇尧头村村民 董桂全 :“变化大的很,以前就是荒凉的就没人,现在人多的很。”

自2006年参加工作以来,吕军的脚步几乎踏遍了白水县内的山沟坡地,善于学习的他专业技能也在实践中日益精进,一有空就为大家讲解最新的林业知识和管理技术,成为了同事们口中交相称赞的“林业百科全书。

白水县林业局办公室主任 刘红武:“(他)在业务知识方面很全面的,我有啥不懂的 ,只要我问了他,我就有踏实感 也有方向。”

白水县林业局党组副书记 管书瑄:“(吕军)在林业系统算得上一面旗帜,他的业务精湛程度在我们林业系统目前来说是一部活字典。”

在吕军的带领下,白水县林业人坚守初心共同努力,使全县造林面积在7年间增长了约7万余亩,实现森林覆盖率19.32% 。吕军也先后获得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和白水县科学技术二等奖等荣誉。

白水县林业局技术推广站副站长 吕军:“像干了十几年林业工作 对林业确确实实很有感情,想把白水县这个宜林荒山荒坡,做一个详尽的概况式的勾画出来,为以后的造林工作做一点基础性的工作。”

稿件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

编辑:赵星

审核:惠阳   张涛   李白冰


编辑:韩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