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 10月22日至29日在陕西举行

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

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开幕式将于今晚8时在西安奥体中心体育馆举行。图为开幕式彩排现场。记者 马昭 摄

开幕式彩排。记者 马昭 摄

10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开幕前新闻发布会举行,10月22日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八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西安奥体中心体育馆隆重开幕。本届残特奥会于10月22日至29日在陕西举办,这是残特奥会首次与全运会同年同地举办,与国际惯例接轨。

大型活动准备就绪

此次残特奥会与十四运会同步举办倒计时,彰显“平等、参与、共享”的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及时发布会徽、吉祥物、宣传歌曲、运动图标、主题海报、奖牌奖杯设计方案,通过各种形象标识传递“两个全运,同样圆满”“两个百年,中国梦圆”的美好祈愿。

残特奥会开幕式经过3次全流程、全要素演练,今晚将接受检阅。开幕式文体展演以“建党百年,体育盛会”为主题,充分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对残疾人的关心爱护,彰显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风采,描绘我国残疾人事业的美好未来,由残疾人艺术家、我省文艺工作者和大学生集体创作。

竞赛组织有序开展

残特奥会共设置比赛项目47个,其中残运会38个,特奥会9个;陕西承办29个项目,包括残运会20个项目和特奥会全部9个项目比赛,分别在西安、宝鸡、铜川、渭南、杨凌5个赛区的22个场馆进行,特奥会项目全部在宝鸡市举办。

当前,省内29个项目竞委会高效运转,器材配置、体育展示、颁奖组织、辅助裁判员均配备到位,赛事指挥中心、新闻媒体中心运行良好。按照竞赛需要,建成运动员分级中心1个,分级分中心2个,分级点1个,68名国派分级师和10名省派分级助理人员已全部到位。

截至目前,特奥足球、残运轮椅击剑和跆拳道等8项比赛已顺利完赛。为推动残疾人更好融入社会,除了竞赛项目,本届残特奥会还设置了特奥家长交流活动、特奥青少年融合交流活动、运动员健康计划等3项非体育项目,已在宝鸡市启动。

无障碍改造全部完成

坚持场馆无障碍建设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施工、验收,努力营造规范化、人性化的场馆无障碍环境,承担比赛的22个场馆无障碍流线清晰顺畅、无障碍座席数量和比例达到了赛事运行要求。

十四运会后,对承担残特奥会比赛的场馆及时新增竞赛辅助物资存储、轮椅义肢维修的功能用房,对湿滑区域进行了防滑处理。对听力残疾人参加赛事的场馆,提供智能手语翻译系统服务。完成各接待酒店坡道、电梯、客房、卫生间、服务台、门铃及语音提示等无障碍设施改造,同时配备轮椅、浴凳、抓杆等临时设施。

提升涉赛场馆周边和社会公共环境,对涉赛市(区)商场的医院、旅游景点、宾馆酒店等重点场所进行无障碍改造1.27万余处。修复盲道219公里、缘石坡道200余处,在50多条公交线路上投用1052辆配备无障碍设施的新型纯电动公交车。

生活保障温馨细致

残特奥会接待模式采取“全运村+酒店保障”模式,贵宾、各代表团官员、运动员分别入住34家酒店,西安赛区技术官员、媒体记者入住全运村,每个酒店选派50-60名左右志愿者,发放“一对一”服务袋,对运动员实行“一对一”服务。

对残运会运动员实施“食品安全+食源性兴奋剂防控双重保障”,对特奥会运动员及残特奥会的重要宾客、裁判员、技术官员、媒体记者、志愿者等实施“重大活动餐饮安全保障”。运动员食品总仓对入仓食材开展食品安全抽检和食源性兴奋剂检测,做到品种、批次检测两个100%全覆盖,通过“全运食安”APP对运动员食品总仓食材全程智慧监管。

利用“陕药通”系统,实名登记含兴奋剂药品购买人信息,实现药品流向可追溯,严防药源性兴奋剂问题发生。完成7380名赛会志愿者、1.2万余名城市志愿者和13.5万余名社会志愿者招募工作,从残疾人服务、扶残助残规范、应急救护、心理调节、手语交流等方面进行规范化培训。

综合保障同步完善

残特奥会期间,全省将投入各类保障车辆1180辆,满足各类人员出行需求。在“一场两站”分别组建工作专班,安排专门力量负责运动员生活轮椅、竞赛轮椅等竞赛辅助物资的运转工作。优化提升残特奥会信息化建设“八大工程”,在运动员成绩处理、赛事指挥、公众服务、信息安全等方面提供更为精细的信息技术保障服务。

组建省级医疗专家组,确定62家定点医院,为各类涉赛人员提供医疗卫生和后方收治服务,明确9家医疗机构为各运动员分级中心调配分级医疗设备器材,在17家定点医院开辟专用封闭病区,实行院内闭环接诊服务。在主新闻中心配备在线内部网信息系统,实时发布比赛日程、竞赛信息以及天气、交通等信息,为媒体朋友观赛、发稿提供优质服务。

沿用十四运会安全保卫工作的组织架构、指挥体系、防护体系和安保勤务模式,确保赛会安全,低位检查台、宽距离安检门等无障碍安检设施均安装到位,在安检过程中将更加体现便利化、人性化。针对特奥会特点,注重加强运动员走失、意外受伤等方面防范。完成“全运追天气”APP转换研发,残特奥会专版已于9月底上线。此外,电视转播、电力保障、生态环境保障等工作都已同步部署到位。

疫情防控毫不放松

残特奥会沿用了十四运会“疫苗接种+健康监测+核酸检测+闭环管理”的全方位防控措施,坚持“一赛事一方案、一场馆一方案、一群体一方案”,压紧压实属地属人属事责任,做细做实防控方案,配齐配足防控物资,确保参赛涉赛人员健康和生命安全。

对运动员、裁判员等涉赛人员及服务保障人员,实行“双闭环”管理。对观众严格查验疫苗接种、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信息以及行程卡。明确中高风险地区人员不得观看比赛,比赛期间一律戴口罩、隔位错位就座。赛场实行分区管理,严禁人员交叉。

同步做好社会面管控工作,抓好外来人员健康管理、重点人员核酸排查、进口物品和重点场所外环境监测以及重点场所防控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记者 白圩珑

来源:三秦都市报

编辑:张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