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村“馍”香四溢
工人正在制作锅盔 记者 赵倩茹 摄
“砰——”伴随着货车的关门声,载着老庙锅盔的运输车“突突突”地发动,驶向西安、阎良、富平县城区……
5月6日清晨5时许,天蒙蒙亮,陕西康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里已是一片忙碌。车间里,金黄色的锅盔在电烙锅滋滋作响,香气四溢。厂房外,工人手脚麻利地装车、发货。
“现在每天能卖3000多个锅盔和3000多斤蒸馍,供不应求!公司投产9个月来,盈利30多万元。”富平县老庙镇新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智全望着远去的运输车笑意盈盈。
新店村曾以花炮、石灰产业为主,但随着产业转型,村民收入骤降。“地是旱地,种小麦、玉米挣不到钱,多数人不得不外出打工谋生。”村民王怀欣说。
转机出现在2023年。老庙镇镇长李腾的一句话点醒了张智全:“咱们老庙镇的馍远近闻名,为啥不想着把‘馍文章’做大做强?”
新店村村委会连夜开会,决定依托本地面食优势,通过“村企联建”模式,走出一条产业兴旺、农民增收的新路子。在多方努力下,村里申请到苏陕协作和乡村振兴项目资金,解决了企业启动难题。
2024年8月,陕西康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投产,建起面粉厂、食品加工车间、包装厂,形成“小麦—面粉—馍食品—销售”全产业链。
“在家门口既挣了钱,又能顾上家里的农活,一举两得。”脱贫户党春香是公司里的工人。和她一样在此务工的村民有26人,每月工资在2000元到3600元之间。
走进面粉厂车间,石磨面粉和机械面粉两条生产线并行运转。张智全介绍,石磨面粉采取低温低速研磨,保留了麦胚营养,零售价每斤8元,深受消费者欢迎,现在已经成了公司的“网红”产品;机械面粉主要供应食品加工,村民还可以“以粮换面”,既节省了公司成本,又方便了村民。
公司的展厅是满满的“富平味道”,琼锅糖、黄芩茶、空心挂面、柿子醋饮等当地特产琳琅满目。张智全介绍,该公司还与其他粮油副食工厂合作,代加工了食用油、红薯粉条等,进一步拓宽了产品种类,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当前,在村民杨军弟的牵线下,该公司正与山东一家企业洽谈合作,计划进一步扩大项目规模,做贸易生意,带动更多村民就业增收。目前,相关手续正在办理中。
临近中午,食品加工车间里仍旧一片繁忙,工人各负其责,蒸馍、花卷、荷叶饼、锅盔,样样醇香四溢。党春香把醒发好的馒头一层一层摆放到蒸屉中。问她现在的日子过得如何?她想了几秒钟,指向热气腾腾的蒸锅,“就像这馍一样,越蒸越香!”(记者 王小敏)
来源:渭南日报
编辑:高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