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电力 匠心传承”国网渭南供电公司劳模工匠风采 | 胥佳:智绘电网新经纬
聆听先锋故事,汲取榜样力量。致敬在秦东大地书写光明篇章的新时代电力人!本期一起走近智绘电网新经纬的胥佳。
点击收听节目音频
在八百里秦川的电力脉络里,有这样一位编织光明经纬的匠人。他手中的指令不是简单的命令,而是点亮万家灯火的密钥;他笔下的方案不是普通的文档,而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蓝图。国网渭南供电公司调度控制中心胥佳,用十九年如一日地坚守,在电网调度这张无形巨网上闪耀着璀璨的星芒。
自2006年加入国网渭南供电公司以来,胥佳从基层的变电值班员、调度员做起,凭借扎实的业务能力和高度的责任心,逐步成长为电网调度的核心骨干。2009年至今,他坚守在调控中心这一电网运行的“尖刀部门”,以精准高效的调度指挥,保障着渭南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守护着渭南地区13000多平方公里的光明。
三易方案破并网困局
330千伏大荔变电站工程作为2024年底必须投运的重点项目,时间紧、任务重,尤其同期叠加大量新能源项目并网需求,使得工程建设和系统调试面临巨大挑战。
2024年12月27日22时,渭南电网调度中心仍亮着灯,胥佳紧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手指在图纸上快速勾勒,这是330千伏大荔变电站投运前的最后一场“战役”。过去72小时里,他和团队已经优化了三版启动方案,创新采用“模拟保护带负荷测试”优化启动步骤,实现了技术突破。随着最后一道指令下达,变压器发出平稳的嗡鸣,“1号、2号主变启动成功,加入系统试运行。”大屏上跃动的负荷曲线如破晓的曙光,胥佳长舒一口气。
胥佳:“它投运以后就可以解决五级电网风险,可以优化大荔南部地区的110千伏网架结构,供电可靠性更高,为周边新能源消纳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原来新能源利用率可能80%多,它投了以后能提高到90%以上。”
近年来,渭南电网经历了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已拥有13座330千伏变电站。期间,胥佳先后参与完成了330千伏万泉、潼关、春光、灵泉、大荔等5座变电站的建设工作。
云端会诊保绿电提速
更大的挑战来自新能源并网。
2024年12月29日深夜,某光伏电站并网前资料报送错误,信息无法上传。胥佳立即召集方式、自动化、保护、厂站等相关人员召开“云端会诊”,同步修改,当太阳升起时,绿色电力如期注入电网。
“您这响应速度,比特高压的电磁波还快!”该电站负责人感慨。
胥佳:“从问题的提出到这个问题的解决,我们倡导问题不过夜,针对新能源并网这个需求,我们团队48小时内提出了解决方案,最终确保能够顺利并网。再就是我们跨界协作模式,调度自动化保护专业组成了联合的攻关组,在各种项目中实现了专业联动,解决我们实际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这一年,胥佳带队完成19座149万千瓦新能源并网,使渭南清洁能源占比从39%跃升至47%,支撑“双碳”目标落地。
精简操作攻克难题
随着电网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跨75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网互联,合环操作(即不同电压等级电网闭环运行)的复杂性显著增加。为攻克“跨750千伏不停电倒负荷”这一难题,胥佳和团队将操作步骤从12项精简至6项。三个月里,团队反复验证,计算数据写满17本记录册。这项技术获得陕西省质量协会质量管理成果二等奖,如今已在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推广应用。
胥佳说,只有在计算模拟中覆盖所有可能的风险点,才能确保合环操作的安全可靠。如果分析不够全面,贸然合环可能导致电网故障扩大,甚至引发连锁反应,得不偿失。
胥佳:“这个技术难点主要是既要减少故障,又要保证电网安全,要对电网的运行特性精准把握。为了避免设备过载,我们基于实时数据进行模拟操作,将成功率提升到了100%。”
2018年胥佳牵头成立创新工作室以来,目前已有成员22名,多项课题获得陕西省质量协会二等奖、陕西省电力行协二等奖、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等。
国网渭南供电公司调控中心五级职员党涛:“胥佳爱琢磨、爱思考,善于创新,是我中心的技术骨干,通过他认真钻研,多次成功解决了电网技术难题。他负责运行方式管理和新设备投运工作,每次大型的启动任务中,他都能提出最优的方案,保证了电网安全运行。”
数织电网零误差迭代
调度是电网的神经中枢,必须把全网刻在脑子里。2019年至2025年,胥佳主持参与编制了渭南电网运行方式。在胥佳眼中,电网计算不是冰冷的数字游戏,而是需要绣娘般细腻的技艺。
胥佳:“因为计算是一个迭代的过程,比如说第一次算不收敛,或者数据有误差,后面慢慢地经验积累,效率越来越高。”
胥佳同事闫梦瑶:“胥工业务精进,为人随和,工作中不仅教我们怎么干,更重要是说为什么这样干,让我们能够了解问题本质,是我们心中当之无愧的劳模。”
近二十年电网生涯,胥佳从青涩学子成长为高级工程师、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三级专家,获得“国网渭南供电公司劳动模范”等荣誉。
但胥佳最珍视的,仍是调度台那方寸之地。如今,他正带领团队探索AI调度系统,让算法学习多年积累的处置经验。
胥佳:“未来主要是根据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包括电网的转型,然后结合智能技术,基于大数据和AI的这些应用,提高调度的水平。”
站在调度大屏前,胥佳望着星罗棋布的银线铁塔,目光深邃而坚定。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未来,他将继续以劳模精神为引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培养更多的技术骨干,推动数字化技术与电网深度融合,为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服务双碳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采制:李 智、王继光、陈林玉、张健
编辑:思敏
审核:白絮飞
终审:黎英、周新宏
编辑:郭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