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渭水之南

渭南市科技特派员周爱英

发布时间:2025-01-17 17:45:49

渭南市科技特派员周爱英

科技特派员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是解决乡村人才和技术瓶颈问题的重要途径。今天我们为大家介绍渭南市科技特派员周爱英的故事。周爱英,大荔县红枣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正高级工程师,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陕西省林业乡土专家。作为一名科技特派员,她长期扎根枣林一线,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紧紧围绕推动大荔冬枣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培育新品种、研究新技术、研发新设备,开展新品种示范推广,培养农业技术人才,践行了科技特派员“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的使命担当,有力提升了大荔冬枣产业核心竞争力,也被枣农们亲切地称为“冬枣妈妈”。

因地制宜 精心选育新优品种

种子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生产力,培育新品种是推动冬枣产业提质增效的一个重要途径。2012年,周爱英在大荔县朝邑镇连家村调查时发现了一株冬枣变异后,她带领技术团队奔波在试验田,历经10余年进行观察选育,最终培育出鲜食枣品种“冬枣820”,于2023年正式通过陕西省良种审定。目前,“冬枣820”已在大荔县大面积推广,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受到了广大农户和市场的一致好评。此外,她还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合作,参与审定了“大荔冬枣2号”,为大荔冬枣产业更新升级贡献了科技力量。

潜心研究 攻克冬枣关键技术

针对冬枣销售空白期问题,她积极开展鲜食枣延迟栽培试验,建立了试验棚,采集了相关数据,掌握了冬枣生长的基本规律,为延长鲜食枣采摘期提供了数据支撑。试验棚冬枣已进入生长期,较常规棚提早两个月上市。面对冬枣管理中用工难问题,她多次走访调研、座谈交流,集成了设施冬枣简约化栽培技术,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同时,她集成了红枣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关键技术,并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发了大荔冬枣精准施肥APP,解决了长期以来化肥过量施用、施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围绕冬枣生产中环剥问题,她还研发出了冬枣树单口环剥剪、掏口剪等产品,这两个产品在大荔应用率达到90%以上,给农户枣树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操作便利。

用心服务 带领枣农增收致富

在长期的技术推广工作中,周爱英始终把理论和技术创新结合起来。主持编写了《鲜食枣设施高效栽培关键技术》《冬枣优质高产栽培》等专著,发表《冬枣园桃小食心虫发生规律与防控技术》等多篇论文,为冬枣技术人才培养提供了较好理论基础。周爱英还带领技术团队每年都会对土壤进行检测,从冬枣栽培技术到光温调控、病害防控等,全过程给果农提供技术指导,让科技力量护航冬枣种植。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技术服务,使冬枣成为大荔县农民的“幸福果”,致富的“金蛋蛋”。

编辑:王   

审核:王晓红

终审:黎英 、周新宏


编辑: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