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打造“体育之城” 助力体育强市建设
近年来,我市以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创建、省十八运筹备为契机,加快涉赛体育场馆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大力发展赛事经济,扎实推动渭南体育“12630”目标走快走实,全市体育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运动之城、健康之城、活力之城”已经成为奋进渭南的一张新名片。
渭南市全民健身中心建设项目是省十八运涉赛场馆,也是2024年市级重点建设项目。项目一期建设综合训练馆,主要包含两个大型室内场馆、四个多功能训练馆,可满足举重、武术、乒乓球、羽毛球、篮球、体操、攀岩、门球等12项比赛使用。项目二期建设田径综合投掷场和配套环线天桥。日前,全民健身中心建设项目主体封顶完成,施工已转为二次结构和内部装修。
渭南国建集团全民健身中心建设项目施工副经理 陶生森:“下一步我项目部将继续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严控质量标准,做好文明施工,确保2025年年底如期完工,为全市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据了解,全市涉赛新建体育场馆3处(5座),市本级1座,富平2座,白水县2座,总投资16.73亿元,目前已全面开工建设。在加快体育场馆建设的同时,我市还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清晨的富平温泉河畔暖意浓浓,富平县的太极拳爱好者们聚集在广场上,灵活运用空旷场地,开展太极拳团练活动。
富平富兴太极拳队负责人 任忠信:“退休以后,我组建了这个全民健身运动队伍,常年活动在这个温泉河畔。这儿环境很优雅,大家来以后心情很愉悦。这支队伍里面,年龄最大的有87岁,年龄最小的也有三四十岁。”
漫步至富昌大桥下,一种新型有氧健身操吸引了百余名年轻人参与其中。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节奏,大家奋力摆臂、挥洒汗水,绽放出青春的活力与自信。
富平旭升有氧健身团队队员 何金阳:“每天跟教练锻炼这一个多小时对我的帮助真的很大,自从锻炼这一年多以来,我的生活、工作都发生了太多的变化。”
今年以来,富平县持续健全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广泛开展群众赛事活动,全县现有社会足球场13个,健身步道30条,排球场地20多块,形成了覆盖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的社会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有各类形式的体育俱乐部40多个,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3600余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比达到45%,形成了全民崇尚健康、参与健身的浓厚氛围,促进了全民健身事业的快速发展。
富平县体育运动中心副主任 惠永通:“2025年,我县将举办‘靖和杯’半程马拉松赛、全国龙狮大赛、全国弹弓竞技邀请赛、渭北围棋大会、群众足球联赛等一系列县级以上赛事活动,2025年底,富平县综合体育运动中心一期体育馆、游泳馆将建成投入使用,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
近年来,我市全力争创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积极新建、改建体育设施,提升硬件水平。市级公共体育设施“六个一”基本实现,市全民健身中心计划2025年建成投用。县级公共体育设施“七个一”标准实现50%,排名全省前列。全市健身步道达到2706公里,县级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站)覆盖率达到100%,县镇村三级公共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全市体育公园达到31个,渭南“15分钟健身圈”不断提升。全年共举办各级各类赛事活动约890余项,近200万人次参与。今日的渭南,体育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全民健身活动广泛普及,群众体育蓬勃开展,形成了全社会共建共享体育强市的良好氛围,人民群众变得更加健康、更加自信,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稿件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
渭南台:李平 潘跃 张妍(实习)富平融媒:黄涛
编辑:秀芬 方雪颖
复审:甘小辉
终审:陈伟
编辑:方雪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