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渭水之南

华州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韩佩做客《环境热线》

发布时间:2024-12-05 17:39:26

图片

12月4日,华州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韩佩,华州区发改局副局长韩益强做客《环境热线》,就华州区重点工作与听众进行交流。

图片

做强工业增实力

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高标准完成园区总体规划、产业规划等8项专项报告初编,用地报告等正在提请省厅审批;集中力量推动园区道路、消防站、危化停车场等基础设施项目完成前期手续,力争尽快开工建设。

企业壮大发展。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金信谊化工、陕鼓气体等8家企业通过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体系认证;陕化集团构建智慧工厂,将总体产能提升1.5倍、人均效能提升6倍、生产成本下降30%;晶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产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材料及半导体级电子化学品全国排名领先。

图片

工业项目建设。今年实施工业项目12个,美特瑞吡咯烷酮回收再生、金钼烟气制酸、陕煤研究院550吨/年分子筛催化剂3个项目进入调试阶段,陕化尿素装备提升改造即将竣工,陕西有色集团贵金属前驱体、金钼新材料工业园等项目落地华州发展。华州区荣获2023年度陕西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展潜力县”。

统筹城乡促振兴

完善城镇设施。新建秦赤路北段、新民南路、民教街、华麦路等4条城乡道路,完成丝巷路、新华大街、咸林大街东段积水点管网改造,推进彤城街、新秦路南段等4个路段雨污分流顺利贯通;瓜坡管道天然气即将接通。

抓实农业发展。预计全区粮食面积47.67万亩、总产量15.65万吨;新建高标准农田1.5万亩,同步实施改造提升0.5万亩;全区注册登记各类合作社380余家,华州区设施蔬菜示范园入选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图片

示范村创建。以“千万工程”为牵引,扎实推进美丽宜居和美示范村建设,申报的8个示范村(社区)投入基础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项目68个,大力提升示范村综合实力。

优化生态筑屏障

秦岭保护。栗峪地区水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已完成,正在进行区级初验。2024年度省级秦岭交叉执法检查迎检工作和秦岭违建别墅整治“回头看”专项排查核查工作顺利开展。27处区域内历史遗留矿山已全部治理,涉秦岭问题整改取得阶段性成效。

大气污染治理聚焦工业企业升级改造,突出重污染天气应对,截至11月30日,华州区优良天数达234天。

水污染治理渭河流域华州段61个入河排污口的溯源工作全部通过省级审核。1-10月,华州区4个考核断面水质除方山河入渭口断面超标外,其余断面均达到考核要求。

图片

土壤污染防治指导155家产废单位完成省固体废物申报信息系统网上申报工作,完成135家涉风险源企事业单位预案备案统计工作,实施的10个乡镇垃圾中转压缩站已建成4个,扎实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固废无害化处置,全年完成营造林绿化4.05万亩,实现森林防火“零火情”。

严守安全稳底线

信访维稳。全年接待来访群众962人次,办理信访件151件,网上登记、分类、转办和督办信访事项166件,已按期办结149件,办结率达到100%。

防汛救灾。建立区、镇防汛物料库37座,建设自动雨量站40处,升级改造北斗卫星站6处、预警广播89处、智能简易雨量测报点35处、河道视频监控点6处;对全区登记在册的53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工程加固,成功应对多轮强降雨;及时启动渭华四级防汛应急响应,渭河洪峰平稳过境。

安全生产。稳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常态化开展非煤矿山、危化等重点行业,九小场所”“三合一”重点区域以及医院、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隐患排查,全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

图片

办好十件民生实事

第一,改建老西潼公路二华交界至东罗村段工程,解决沿线2个镇20多个村群众出行难问题。目前,路基已全部完成,正在铺设沥青,预计年底完工。

第二,城乡供水一体化(中心城区及下庙片区)项目建成投用,解决群众安全饮水问题。目前,主管网G310国道、少华路、华少路、下侯路东段及西段施工完成,村网部分胡村、滨坝村施工完成。

第三,实施农田排水排碱暨耕地恢复保护工程(莲花寺片区),解决莲花寺镇干沟沿线2.17万亩农田内涝问题。目前已完工。

第四,建成城区3个口袋公园,为群众提供便捷的休闲健身场所。目前,1个完成公厕基坑地基回填,1个完成绿化和微地形平整,1个正在协调土地。

第五,提升4个易地搬迁安置点基础设施,方便搬迁群众生活。目前,已完工投用。

图片

第六,区剧院改造升级,设立观众席350个,建设400平方米的钢架结构演出大厅。目前,已完工投用。

第七,建成8座城区公厕,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有效改善群众出行如厕难问题。目前,已完成4座公厕,2座公厕完成二次机构施工,2座公厕正在加快建设。

第八,实施电动汽车充电桩项目,设置充电站 4个,配备充电桩34个。目前,已完工投用。

第九,实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程,对全区学校配备护眼灯、可调节桌椅等近视防控设备,有效预防2.6万余名儿童青少年的近视发生。目前,已完工投用。

第十,提升基层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为杏林卫生院引进先进肛肠诊疗设备和专业人才,为金堆卫生院配备拍片机、彩色B超机、救护车,在高塘镇设立120急救分站,方便塬区、山区群众就医诊疗。目前,已完工投用。

图片

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

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做优特色产品。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综合示范园区,推动果蔬农业融合发展。在华州区高塘镇,陕西果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现代农业园区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其杏李(恐龙蛋)种植规模达500亩,年产量70万斤,年产值600万元,成为园区特色产品的亮眼名片;200亩猕猴桃园以瑞玉和翠香为主栽品种,成功获得有机产品认证,年产量30万斤,年产值200万元。

图片

培育壮大社区工厂,做强优势产业。以“社区工厂”为抓手,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引领、厂社融合、一镇一品、中心突破、辐射带动”的思路,构建社区工厂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目前,全区各类社区工厂吸收务工人员2415人,其中脱贫群众1967人,人均月工资达到3500元左右。

发展农旅融合新业态,打造特色品牌。充分挖掘少华山自然旅游、渭华起义红色旅游、华州皮影“非遗”旅游、高效农业体验旅游等资源优势,构建文化旅游融合新业态。

图片

文化繁荣旅游蓬勃

华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皮影、蹦鼓、黑陶、面花、剪纸、竹艺等,被授予“中国皮影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称号。4A级景区有渭华起义景区、少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其中渭华起义景区被评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等,少华山景区被专家学者誉为“陕西的九寨沟”。大家可以搭乘宝鸡至潼关Y800、Y801、Y809、Y810次畅游关中平原旅游专线列车,从华州站下车。

图片

四条旅游线路:线路一:文化觅踪追溯之旅。少华山皮影博览园-唐·汾阳王郭子仪故里-文庙-李元谅碑-郑桓公陵园-毛氏远祖地-渭华起义纪念馆。线路二:民俗风情体验之旅。少华山皮影博览园-宁山寺-张桥文化园-非园民俗博物馆-李坡民俗村-赤水传统古村落。线路三:红色爱国缅怀之旅。毛氏远祖地-药王洞-三教堂-渭华起义纪念馆-郭家庄小庙-渭华干部学院。线路四:山水休闲康养之旅。金堆民宿度假区-樱桃沟-少华山国家森林公园-李坡民俗村-君朝现代农业园-张桥文化园。

“三秦四季·坐着火车游陕西”宝鸡-潼关畅游关中平原旅游专列于11月2日正式开通,车次为Y800、Y801、Y809、Y810,每周六、周日开行,停靠宝鸡-蔡家坡-眉县东-杨凌-西安-临潼-渭南-华州-华山-潼关10个站点,覆盖沿途30多个景区,广大游客可依托旅游专列走进华州秦岭冰雪世界,探索秦岭四季风景。


编辑:王   

审核:王晓红

终审:黎英 、周新宏


编辑: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