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运动“不降温” 市民健身忙不停
几场冬雨之后,天气越来越寒冷,但市民运动健身的热情却丝毫不减。在公园、广场等地,随处可见人们享受健身运动的身影,成为一道别样的冬日风景。
在渭清公园,老人王先生正在舞龙,几尺长的布龙在他手里仿佛变成了真龙,夭矫飞腾、旋转如风,真的很难令人相信这灵活的手法、绚烂的变化竟然出自于一位70多岁的老人之手。
王先生说:“10来年了,这天天都出来。这天天出来锻炼呢,身体好么,吃饭吃得香、睡觉睡得香,这一天美得很。”
和王老先生同在渭清公园抽陀螺锻炼的冀先生,已经热得浑身出汗,对于渭南的城市建设、公园美化,他深有感触。
冀先生说:“每天锻炼,因为我以前是高血压,现在锻炼得血压也慢慢下降了,血糖也慢慢低下来了。这里的设施也好,齐全。锻炼的人也多,空气特别清新,所以这些老人都愿意到这儿来。”
大型公园、口袋公园和街头绿地已经成为渭南城区市民随处可见的身边美景。尤其是热爱健身的老年朋友们,对于这些广泛分布,方便他们就近锻炼的场所赞不绝口。
在朝阳公园,在这里练习书法的刘先生今年已经83岁,自有朝阳公园之日起,他就在这里用清水练习书法、强健身体,深受其益。
“这个写字基本上就是锻炼身体了。”刘先生告诉记者:“这叫行书,我来这里从朝阳公园一开始就有了。”
喜爱跳秧歌锻炼、表演的梁女士和她的伙伴们,也深受各个公园给她带来的便利。
秧歌队队员:“我们是在沋河公园,今天到这来玩。”
梁女士:“我们就是跟锻炼有关系,我们都是5、60岁的人了,跳东北大秧歌,跳舞有10几年了。”
看着热火朝天地锻炼的老人们,他们的热情、他们的欢乐就像重新点燃的青春之火,在这冬日的暖阳里尽情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
近年来,渭南城区规划建设和提升改造了一批又一批形式新颖、内涵丰富的口袋公园、街头绿地。这些公园、绿地有的将垃圾分类知识巧妙的设计成各种各样的艺术造型;有的在城市街头巧妙布局,富于诗意。一个个美丽的公园让群众在休闲、游憩之时,春风化雨般的接受了教育,提升了思想道德水平。
记者:徐仁军 实习记者:张卓雅
编辑:马艾莉
初审:王长江
终审:田华荣
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
编辑:马艾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