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渭水之南

技术创新推动冬枣产业品质升级

发布时间:2024-11-14 12:11:38

周爱英:延迟栽培主要通过空气能,能制冷、能制热,在高温期是时候可以提前进入休眠,在需要的时候我叫它破眠,这两天就叫破眠着,然后叫它提前发芽,达到它错季成熟的目的。】

11月12日,记者来到大荔县安仁镇小坡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在现场可以看到枣农们开着小车穿梭在大棚里为来年的丰收忙碌着。棚内的喷淋管道、环流风机、补光灯、智能通风卷帘系统、智能农业环境检测仪等智慧物联网设施设备一应俱全,这让枣农搭上科技之翼,靠“智慧”务冬枣成为一景。在这里,从事冬枣研究的大荔县红枣产业发展中心高级工程师周爱英正带着工作人员在大棚内观测冬枣树苗的生长情况,为延迟栽培技术提供数据基础。周爱英说,通过延迟栽培技术,让大家四季都有鲜枣吃。

在进行冬枣延迟栽培技术研究的同时,周爱英和她的团队还在不断努力,培育新品种。2012年周爱英在陕西渭南大荔县朝邑镇连家村调查时发现了一株冬枣变异,做标记后进行重点观察。“冬枣820”的选育开始起步,10年间周爱英带领技术团队奔波在试验田,确认该变种三性稳定,具有坐果容易,管理简单、不易裂果,口感更脆,甜度更高,营养丰富等特点,积极进行培育,于2023年3月“冬枣820”鲜食枣品种正式通过陕西省良种审定。周爱英:咱原来老品种冬枣长途运输中,果皮果面容易花,这个能很好地解决那个问题。】

首批试种的大荔县韦林镇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技术员吴建波,提起“冬枣820”鲜食枣品种赞不绝口。【普通售价就是4元至5元,(820)这售价就是10元,一直都没掉,产值来说 820还是比老品种要好的多。

“冬枣820”也让大荔县范家镇安乐村枣农张红刚挣到了钱。果圆、果甜、耐运输。客商挣了钱就只管要那个品种。这东西能卖钱,绝对没问题。】大荔县范家镇井庄村枣农李六五:不用投入那么大的劳动力,好管理,芽子少,只环剥一次,省人工。】

今年,“冬枣820”已在全县进行大面积技术推广2000亩,推动冬枣产业更新升级。

近年来,大荔县不断发展壮大冬枣这一首位产业,以全市首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为契机,打造机械化、智能化设施冬枣样板田24万亩,果农户均收入超10万元,全产业链从业30余万人,产值突破70亿元。冬枣已真正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蛋蛋”“钱串串”。

技术创新推动冬枣产业品质升级


记者:王欣、王晓红、杨柳、岳娜

编辑:杜宇凡、马健

审核:王晓红

终审: 周新宏

监制:黎英



编辑: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