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家乡的宝藏》|渭南广播电视台采制的《皮影戏说新时尚》上线播出啦!
10月13日
渭南广播电视台广播中心
FM102.6综合广播记者、主持人采制的
《探寻家乡的宝藏》之《皮影戏说新时尚》
上线学习强国、芒果TV
风芒APP、5G智慧电台千频网络
湖南电台潇湘之声等平台
《探寻家乡的宝藏》大型融媒共创节目
由5G智慧电台联合
全国百家电台、融媒体中心策划发起
节目紧扣中宣部牵头组织的
“文化中国行”主题宣传活动
聚焦家乡乡土文化
组建由文化专家、返乡青年、当地村民等
典型代表人物的采访报道团
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从地方习俗、地方文艺等方面展开
探寻中华文明
对话“宝藏”守护者、传承者、弘扬者
展示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深厚文化底蕴
以此献礼新中国成立75周年
节目中,渭南综合广播主持人、渭南小学学生
化身“宝藏探寻人”
用行进式的方式、青春化的语言
对话“宝藏”传承人:薛宏权、汪海燕
探寻华州皮影的创新传承之路
☟☟☟
“世界皮影看中国,中国皮影看华州”
渭南华州区是皮影戏艺术重要源头之一
发展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在渭南地区街头广场
不时看到一块幕布、一束光源、几名皮影艺人
演绎的一场皮影戏
【大型原创多媒体皮影剧《惩恶扬善小哪吒》片段】
华州皮影是中国出现最早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
也被称为中国最早的电影
2006年 华州皮影戏被列入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这一技艺的传承人通过代代相传
不断创新、传承
实现传统与时尚的融合
绽放出了新的风采
【薛宏权老师介绍华州皮影发展历史】
其中以薛宏权、汪天稳、汪海燕等
为代表的传承人
他们坚守初心、秉承匠心、坚持创新
让华州皮影这一古老艺术
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皮影戏 老鼠偷油】
“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走进渭南华州少华山国际皮影博览园
一场独具特色的皮影戏正在上演
幕布上
猫和老鼠的形象栩栩如生 活灵活现
【皮影戏后台演绎】
幕布后
表演者们娴熟地挥动着操纵杆
观众席上
年轻人看的津津有味
【薛宏权老师向主持人讲解皮影制作过程】
薛宏权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华州皮影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
他紧跟时代步伐
创作出了《喜儿》《迈克尔·杰克逊》
《老鼠偷油》《惩恶扬善小哪吒》等
一系列创新皮影戏
表演中更是运用了声、光、电和多媒体技术
用他的话说就是
“让非遗有了科技感”
【汪海燕老师雕刻皮影】
华州皮影以牛皮为原料
经过刮、磨、洗、刻、染等24道工序
一件成品需雕刻三四千刀
“推皮走刀”是其最具代表性的雕刻技法
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汪海燕
在父亲汪天稳的影响下
从14岁开始学习皮影制作
并打开跨界合作的新思路
与动漫、游戏、服装等元素相结合
推出文创产品
让华州皮影以新的形式呈现
走进大家的日常生活
汪海燕的儿子党飞华作为第五代传承人
更以年轻一代的思维方式
创新传播华州皮影
【汪天稳老师向主持人介绍皮影雕刻工序】
【汪海燕老师指导渭南小学学生张皓轩给皮影上色】
↑↑↑
请您收听
《探寻家乡的宝藏》|《皮影戏说新时尚》
华州皮影,古韵新生
在探寻中我们
看到了一代代传承人对传统文化的守护与弘扬
看到了年轻人的热爱与追捧
看到了皮影传承不止是手艺传承更是文化传承
节目的播出
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家乡宝藏
让宝藏收获更多的关注与热爱
引导和号召青年群体投身到
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中来
让更多青年人通过创新演绎
打造出独特的表演形式和商业模式
共同推动华州皮影的传承与发展
让这份文化瑰宝永远闪耀
记者:李智、郭丽娜、高维斯佳
编辑:祖钰
初审:李智
终审:黎英、周新宏
编辑:葛祖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