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渭水之南

“千万工程”破茧成蝶 魅力秦东乡村如画

发布时间:2023-11-24 10:43:49


今年以来,渭南市把学习推广“千万工程”经验,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先手棋”“主抓手”“动力源”,在全省率先探索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的渭南样板。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播种、黄河岸边蟹肥鱼虾跳、农民吃上了“文旅融合饭”……在“千万工程”的引领下,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正在秦东大地徐徐展开。

01
“千万工程”落地生花
                             

今年以来,渭南市把“千万工程”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总抓手,在全省率先探索如何推动“千万工程”经验落地转化。渭南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就学习推广、推动“千万工程”经验落地转化进行安排部署,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任组长的市“千万工程”工作专班。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实践中,渭南市把学懂弄通摆在首位、开展了一次大学习,组织有关单位负责同志、首批创建30个示范村的党支部书记,分批到浙江大学学习培训。

为了让“千万工程”经验切实落地落实,渭南把建章立制作为关键,形成了一套好机制。全市充分发挥领导一体、工作融合的优势,建立了专班推进、专项任务责任、项目库管理、月观摩调度、督查考评“五项机制”。

        1030日,渭南召开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工作推进大会。随后,《渭南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行动方案》和《渭南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示范创建管理办法》发布,明确了工作的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和“指挥棒”。步伐之快,走在了全省前列。

02
建设美丽乡村打造美丽经济
                           

渭南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过程中,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前提下,以干净为底色,以美丽为形态,以产业为基础,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先手棋,全域建设美丽乡村,推动“美丽风景”向“美丽经济”有效转化。

近年来,渭南已经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从群众急需改善的人居环境入手,持续推进“三大革命”,逐步带动乡村产业、建设、治理取得新成效。农村改厕、垃圾、污水覆盖率和处置率不断提升,中省级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数量居全省第一。我市成功创建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县2,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5。在此基础上,山乡间旧貌换了新颜——全市先后创建美丽宜居示范村385,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110,数量全省领先。43个村落入选全国第六批传统村落名录。

如今,渭南市在“千万工程”经验的统领下,像接力赛一样,不另起炉灶,而是建机制、聚合力,将正在推进的乡村建设行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十百千”示范创建工作合并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03
行进在接续奋斗的路上
                           

在临渭区天留村,昔日无人问津的荒山成为城市的后花园,山泉水厂以股份制形式吸纳村民就业,草编艺术馆让更多人近距离接触非遗文化,全村旅游接待人数达10万余人次,股份经济合作社分红超过20万元。


合阳县城关街道白灵村,宛如置身园林。村里的泰丰农业产业园,种植阳光玫瑰、红心火龙果、冬枣等,村民们的腰包越来越鼓。如今在秦东大地上这样的画面越来越多,村庄美了,群众富了。“千万工程”正在破茧成蝶·····


推进“千万工程”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按照规划,渭南市将在持续提升78市级示范村的基础上,从2024年开始,全市每年创建100以上市级示范村;到2027年全市力争创建市级示范村500以上;到2035年,全市创建示范村达到1000以上。 

 


今后渭南将扭住重点抓推进,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上下更大功夫,让“千万工程”蕴含的理念和方法切实转化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市、争做西部示范的生动实践。


稿件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

编辑:韩莎

复审:张涛

终审:赵永彬




编辑:韩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