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渭水之南

对话渭南|传承红色革命文化 精品剧目讲好“中国故事”

发布时间:2023-11-08 12:57:29

图片

渭南综合广播 | 对话渭南

图片

赵超峰,一级演员,渭南市第四、五届政协委员,陕西省艺术研究会理事,二度梅花奖李东桥入室弟子,现就职渭南市秦腔剧团。主攻须生,演出剧目有《金沙滩》《赵氏孤儿》《打镇台》《放饭》《家园》《隋文大帝》《张富清》等,多次参加中省市艺术节大型晚会演出。2023年被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聘为专家库专家。

图片

党美丽,一级演员,秦腔余派传承人,代表剧目有《铡美案》《五典坡后本》《黑叮本》《斩秦英》《三上轿》《汾河湾》等。2010年陕西省秦腔演唱大赛十佳演员,参演的《关中往事》荣获第五届中国秦腔节表演奖,2017年参加中国秦腔节获优秀表演奖等,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文华大奖剧目《根据地》中扮演高大妈。2023年被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聘为专家库专家。

图片

马萌,渭南市秦腔剧团,三级演员,主攻正小旦。演出剧目:《家园》《根据地》《柜中缘》《杀狗劝妻》《劈棺惊梦》《打神告庙》《玉堂春》《赵氏孤儿》《七斤三两》等。曾荣获“第四届黄河流域戏曲大赛”二等奖,陕西省“红梅大赛”二等奖,渭南市“青年戏曲人才调演”一等奖,渭南市“戏曲人才技能大赛”一等奖,渭南市小戏小品调演一等奖等。

渭南市秦腔剧团是陕西省振兴秦腔实验团之一,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单位。是渭南市市级唯一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创建于一九五四年,并于2010年文化体制改革中改建为渭南市秦腔剧团有限责任公司。

图片

渭南市秦腔剧团位于临渭区草市巷15号,国家一级职称11人,二级职称9人,三级职称24人。先后涌现出了秦腔皇后余巧云、张彩香、闫瑞民、卫赞成、左福成等一批秦腔表演艺术家。先后排演了300余台剧目,代表剧(节)目有:《铡美案》《王鼎尸荐林则徐》《赵氏孤儿》《黑叮本》《白玉钿》《五味十字》《千树万树梨花开》《家园》等,在全国及省内外具有广泛影响。

图片

在历年来的国内省内重大艺术活动及比赛中,共有一百余部剧(节)目,300余人次荣获各种奖项。大型秦腔现代戏《根据地》荣获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文华大奖”,今年10月份起已开始全市巡演。大型秦腔现代戏《根据地》取材于党益民同名长篇小说,由渭南市秦腔剧团和富平县阿宫剧团联合创排。该剧讲述了1933 年至1935 年,陕甘边老一辈革命家,坚持土地革命方针,在敌我力量悬殊,环境极为艰苦的情况下,点燃革命烈火,创建和巩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使其成为党中央和红军的落脚点。体现了共产党人坚定信念,实事求是,顾全大局的高尚情操和高度的党性原则,展示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舍生忘死、追求真理、为人民谋幸福的奋斗精神和爱国情怀。

图片

大型秦腔现代戏《根据地》通过戏剧性、情节性的事件展开,把人物性格、情感与政治智慧,人物变化和情感的释放,使人物有血有肉有温度。营造出艰险境遇、团结统战富中农、实事求是、临危受命、顾全大局等,表现出赵忠翰为党奉献的胸襟。英霞牺牲的英勇悲壮,也反衬了不实事求是的惨痛代价。革命低潮、危难之际中的坚守、反思,对凶残敌人的两个时空的精神较量,迎接党中央和红军的到来与杜特派员之争,彰显了赵忠翰等革命者的品格与信念。

图片

在艺术特色方面,遵循中国戏曲舞台艺术规律,以戏曲程式为主;音乐上保持鲜明的地域风格特点,细化行当与性格人物的刻化,摆正继承、传承和发展的关系,任何新的思维必须和中国戏曲风格特点恰当、自然地融为一体,尊重传统,尊重秦腔。

图片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继承红色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的讲好中国故事、构筑中国精神。自觉担当起时代赋予文化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把红色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血肉之躯换来的,应时刻铭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继承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和光荣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红色革命题材的创作,要着力抓住魂、留住根,成为我们缅怀历史、传递精神、坚定信念、锤炼作风的宝贵财富。

图片

渭南市秦腔剧团作为全市文化艺术的窗口,担负着振兴、传承秦腔艺术、创排优秀剧目、培养艺术人才、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和对外演出、交流等任务,是一支长期活跃在三秦大地及周边省区的国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

编辑:武艺、祖钰

初审:李智

终审:周新宏

编辑:葛祖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