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渭水之南

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

发布时间:2025-04-25 07:23:46

刘亚峰

作风问题的核心是什么,这是关系到作风建设应该抓什么、能否取得实效的根本性问题。“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对这一根本性问题予以深刻论述。我们要认真学习、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断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之一。从质上看,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从量上看,人民群众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主要内容包括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的具体应用,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这充分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也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党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能否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决定着党的事业的成败。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群众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新时代新征程,党要继续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就必须始终密切联系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后特别是长期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而党的作风则关系人心向背、决定事业成败。“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党如果不注重作风建设,任由不正之风、歪风邪气侵蚀肌体,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党即将执掌全国政权之际,毛泽东同志就反复告诫全党要有“进京赶考”的清醒认识,“决不当李自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党脱离群众的危险比过去大大增加,这就是党的十八大强调全党要经受住“四大考验”、防止“四种危险”的原因所在。新时代以来,我们党以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以作风建设新气象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

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最重要的是要抓住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个核心问题。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集中体现,而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都是党围绕人民群众而展开的。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接受群众监督。要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一枝一叶总关情”,干部带着感情去做事,群众感受就不一样。对群众的感情需要培养。要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体验,为人民服务只作为口号不行,只在文件里批来批去也不行,一定要在身体力行的实践中去体会它的真谛。要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人民权益得到保障,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汇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正能量。“风成于上,俗化于下。”改进作风必须自上而下、以上率下。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身体力行,做好示范。要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严明党的群众纪律,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永恒课题,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更不能“一阵风”,刮一下就停,必须经常抓、长期抓。我们既要立足当前、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又要着眼长远、标本兼治,建立健全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规章制度,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只有持之以恒抓作风建设,做到一丝都不放松、一刻都不停歇,才能以优良作风把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

作者单位: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来源:陕西日报

编辑:张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