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渭水之南

省统计局发布新中国成立75周年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报告之十 陕西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突破77岁

发布时间:2024-09-28 07:31:52

9月27日,陕西省统计局发布新中国成立75周年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报告之十。75年来,全省人口总量平稳增长,人口质量显著提升,人口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人口总量平稳增长

人口总量持续增加,增速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新中国成立以来,全省常住人口由1949年的1317万人发展到2023年的3952万人,年均增加35.61万人,年均增长率约为1.5%,比全国高0.2个百分点,人口密度由1949年的64人/平方公里增加到2023年的192人/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增加了128人。1949年-1977年,全省人口快速增长,人口年均增加51.21万人,年均增长率为2.66%。

受高等教育人口大量增加

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727.2万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15.9万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343.2万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857.2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同2000年相比,每十万人拥有大学、高中、初中文化程度人口分别由4138人、12246人、33203人增加到18397人、15581人、33979人,其中,每十万人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比全国平均水平多2930人,居全国第6位。每十万人中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由34475人减少为21686人,减少了12789人。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突破77岁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全省医疗卫生投入快速增长,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人民的身体素质日益改善,人口预期寿命不断延长。2020年全省人均预期寿命达到了77.8岁,比2000年提高6.35岁。其中,男性人均预期寿命为75.59岁,比2000年提高了5.53岁;女性人均预期寿命为80.24岁,比2000年提高了7.23岁。

人口长寿水平达历史新高

长寿水平(80岁及以上人口占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是衡量人口健康素质的指标之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全省人口长寿水平仅为2.97%;改革开放初期,全省人口长寿水平上升为3.44%;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福利体系的完善和科技进步与生活方式变革等因素,2020年全省人口长寿水平上升为11.95%,100岁及以上老人有2561人,比2000年增加2437人。

记者 张维

来源:三秦都市报

编辑:张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