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渭水之南

临渭区:打好改革“组合拳” 教育跑出“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5-04-23 20:08:33

(记者:陈奕丞)近年来,临渭区大力推进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建设,作为全国63个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之一,临渭区积极探索,打出以“品质课程、品质课堂、品质科教”为主项,“品质教研、品质评价、品质数教、品质阅读”为副项,“品质培训”为支撑,全力打好改革“八大任务”教改“组合拳”,为区域教育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教学改革方面,临渭区聚焦重点难点,通过构建专业支撑机制、深化校本研修、拓宽成果交流平台等举措,助力教师更新育人理念、变革教学方式。改革成果《基于课堂革命的区域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行动研究》荣获陕西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教育教学评价不断优化,构建“基础+发展+创新”多元化评价模式,引导中小学开展特色学生发展评价活动,助力学生个性发展与学校特色发展。

教研支撑持续强化,完善教研员遴选配备与退出机制,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围绕课程、教学、评价等关键环节深入调研,全年开展100余次校本研修活动,有效解决“新教材应用”等重点问题,为教学改革提供坚实的理论与实践支撑。

AI赋能教学成为亮点,临渭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数字化教学平台为依托,利用大数据实现精准、个性化教学。推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常态化应用,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全面提升师生数字素养。在北塘实验小学等学校的课堂上,教师借助DeepSeek等AI大模型辅助教学,学生借助智能设备互动学习、拓展知识,学习效率大幅提升。

科学教育方面,临渭区探索符合区域实际的科学教育“加法”,实施“科学教育提质、科学教师队伍建设、未来科学家培育”三大行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渭南小学在科技节上展出的学生作品,富有创意又科技感十足,彰显了学生对未来的探索与思考。

此外,临渭区强化分层分类培训,整合资源、优化内容,提升校(园)长、教师、班主任“三支队伍”整体素质,各学校初步形成特色品质课程体系,体艺劳教育全面开展,15项成果获省级奖励;教学方式深刻变革,形成以“素养、思维、实践、创新”为特征的品质课堂新样态,53项教学成果获市级奖励;18所种子学校发挥头雁效应,带动其他学校改革探索,114项实验课题助力破解教改难题,全区义务段科研水平显著提高;11368名学生在中省市区各类教育活动和文体竞赛中获奖,五育并举融合发展成果丰硕。

2025年是国家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建设的“交流推进年”。临渭区将遵循“1335”工作思路,加强组织保障,建立联席会议等制度,强化种子学校示范引领,总结推广典型经验,以“1+2+N”为推进方式,以“种子学校 +实验学校”为发展梯队,在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变革关键领域教育教学行为,全力打造国家义务教育教学改革的“临渭样板”,让每个孩子在教育改革的沃土上茁壮成长,拥抱美好未来。

编辑:雷欢

初审:姜博

终审:李增平

编辑:雷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