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渭水之南

渭南市临渭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

发布时间:2025-02-26 22:11:38

(记者:王林 陈博 李平 翟佳浩 李森 郭一凡)2月26日上午,渭南市临渭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临渭区行政服务中心会议中心开幕。

记者郭一凡:携民意传民声,献良策谋发展。这里是临渭区行政服务中心会议中心,备受瞩目的渭南市临渭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今天上午在这里开幕。出席会议的区人大代表们肩负着使命和重托,精神抖擞、满怀信心地步入会场。他们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临渭新篇章贡献智慧与力量。

开幕式上,李曙升、张银仓、菊峰、马占彬、段淑梅、刘涛、权佩亮、卢宪宏、薛华等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在主席台就座的还有大会主席团成员,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区政协副主席、区人民法院院长、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以及其他区级领导和部分担任过区级领导职务的离退休老同志。

大会应到代表326人,实际到会代表286人,符合法定人数,上午8时30分,张银仓宣布大会开幕,全场起立,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在热烈的掌声中,临渭区人民政府区长菊峰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共分为四个部分:一、2024年工作回顾;二、2025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三、2025年重点任务;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菊峰在报告中说,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紧紧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焦建设全域美好生活示范区和老年友好型城市,突出做精城区、做强园区、做优景区,以非常之功破解发展之难,较好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临渭区人民政府区长 菊峰:全区生产总值增长6.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82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9%、7.3%,达到45568元、18929元。

报告从七个方面回顾了2024年的主要工作:项目建设提速提效;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乡村振兴提质焕新;生态环境增绿向好;民生保障更加有力;风险防范有力有效;自身建设全面加强。

报告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更是临渭厚积成势、蓄力跃升的重要一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六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加主动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大力发展“四个经济”,聚焦建设全域美好生活示范区和老年友好型城市,锚定“两增一降一推进”重点任务,着力防范风险、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高群众生活品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临渭新篇章。

临渭区人民政府区长 菊峰: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辖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5%、6.5%左右。

关于2025年全区重点工作,菊峰表示,将持续锚定“三个主攻方向”,奋力实现“七个新跨越”。

“三个主攻方向”:一是做精城区。改造老旧小区41个,更新老化燃气管道110公里,新增集中供热面积200万平方米,打通新民街南段等一批城市“断头路”。增设一批环卫驿站、口袋公园等“城市家具”,打造“美丽街区”2条。全年举办促消费活动100场次以上,力促沋河夜经济示范街区年内落地。

二是做强园区。聚力大健康产业,力争银发全产业链产值突破百亿元。推进香菊颗粒等5个产能提升项目,园区工业产值增长10%以上。盘活闲置厂房3万平方米,招引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个。新增省市级果业高质高效示范园5个,冷链仓储增容3千吨以上。支持葡萄产业园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

三是做优景区。统筹全区旅游资源,着力构建“四点三带两环”全域布局。研发设计具有临渭IP的文创伴手礼。启动老城街风貌提升改造,打造一批“老字号”“非遗+”等特色新业态,争创全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常态开展农商文旅体“四季”主题活动,鼓励社会资本盘活古村落、旧房子打造精品民宿。

“七个新跨越”:一是在项目建设上实现新跨越。186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0亿元,全年储备重大项目160个以上,力争全年引进亿元项目10个以上。

二是在营商环境上实现新跨越。打造“高效办成一件事”标杆场景2个。新登记市场主体9000户以上。持续擦亮“有需必应、无事不扰”营商环境品牌。

三是在乡村振兴上实现新跨越。提升改造高标准农田5万亩,建成“百千万”示范田7万亩,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103万亩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6%以上。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村占比超50%。新增省市级示范村20个。改造提升农村公路100公里,城乡生活垃圾一体收集、一体转运达到全覆盖。

四是在深化改革上实现新跨越。重点推动36项重要改革事项落地见效。育好用好“土专家”“田秀才”。出台《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办法》。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40户,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5亿元。

五是在生态环保上实现新跨越。力争全年优良天数不少于257天,完成营造林2万亩。实施泰安达风电等新能源项目,新增装机容量200MW。新发展林下中药材5000亩。

六是在民生保障上实现新跨越。实施尚德中学、铁路自立中学等5所城区学校改造提升,五里铺小学秋季建成开学。开展“小课间15分钟”微改革,创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10所。创建省市级临床重点专科2个。高新区中心医院建成试运营。建成6个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3个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城镇新增就业7000人。建成14个镇村全民健身中心。

七是在风险防范上实现新跨越。持续落实政府债务“双降”措施,扎实做好“保交楼”工作,695套“保回迁”任务全部清零。推行“12345热线+网格”工作模式,夺取全省“平安金鼎”。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六型”政府。

菊峰在报告中表示,临渭区人民政府将加强政府自身建设,锤炼绝对忠诚的首要品格,把牢依法行政的基本准则,厚植为民服务的初心情怀,树牢担当实干的鲜明导向,铆足争先进位的拼搏干劲,坚守清正廉洁的从政底线,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忠诚型、法治型、服务型、担当型、创新型、廉洁型“六型”政府。

临渭区人民政府区长菊峰:各位代表!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咬定目标、埋头苦干,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临渭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还审查了渭南市临渭区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渭南市临渭区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听取了渭南市临渭区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及2025年民生实事候选项目的报告;表决通过了渭南市临渭区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办法。

编辑:范静

初审:姜博

终审:李增平

编辑:范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