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优秀人民警察樊晓聪:“我们多一分付出,群众就多一分平安”
渭南市公安局临渭分局杜桥派出所所长樊晓聪在杜桥派出所综合指挥室介绍辖区治安情况(2月10日摄)。
2月10日晚,寒风凛冽,渭南市公安局临渭分局杜桥派出所所长樊晓聪带着民警在临渭区某小区楼道里蹲守多时。熟悉的场景让他想起3天前破获的案件。
“最近,辖区发生了砸车玻璃盗窃财物案件。我们及时组织警力开展现场勘查,迅速锁定犯罪嫌疑人,并对嫌疑人所骑电动车进行视频追踪。经摸排走访和多日蹲守,我们于2月7日20时,成功将犯罪嫌疑人抓获。”樊晓聪说。
看着手机里辖区群众发来的“最近街上‘红袖标’多了,治安更好了”的信息,樊晓聪露出欣慰的笑容。
这份欣慰来得并不容易。“杜桥派出所警情较多。”樊晓聪介绍,城中村出租屋里的矛盾冲突、无监控路段发生的砸车玻璃盗窃财物案件……高峰时段,警铃声时常响起。
如何减少纠纷冲突?怎样在人口密集区织密防控网络?怎么跑出“小案”侦破“加速度”?樊晓聪在“主动预防”上下功夫。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我们要用好群众力量。”这是樊晓聪工作多年总结的经验。走在杜桥街道,随处可见的“红袖标”引人注目。这支由民警、保安、志愿者组成的联防队伍,已成为杜桥派出所破解警力不足困局的“秘密武器”。
杜桥街道五金店老板张新明记得,去年夏天,两家商铺因装修问题发生冲突,佩戴红袖标的商场保安第一时间赶到并进行制止。当天下午,在社区调解员的帮助下,双方在派出所“暖心警务会客厅”握手言和。
联防台账上密密麻麻记录着“红袖标”上报的内容。“过去总说警力有限,现在我们把群众力量用‘活’了,街面防控有了更多帮手。”樊晓聪说。
如今,2000余名“红袖标”已成为渭南市主城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他们的帮助下,杜桥派出所辖区内刑事警情同比下降21%,治安警情同比下降34%,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我们多一分付出,群众就多一分平安。”这是樊晓聪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为优化基层社会防控治理体系,切实把风险隐患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樊晓聪牵头建立了“16533”警务工作法和“三端齐防、三位共治”机制,搭建警民“连心桥”,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2年来,杜桥派出所有效化解矛盾纠纷320起。
夜色中的杜桥街道灯火通明,樊晓聪带着新警李振东巡查至渭南市中心广场时被市民围住。“樊所长,我家楼道昨天来了两个陌生小伙。”“樊所长,物业说要在车棚装充电桩,您帮着给把把关?”樊晓聪边记边答。这些家长里短的“小事”,在他眼里都是关乎平安的“大事”。
近年来,樊晓聪走遍辖区3个城中村、13个社区、201个小区,结合基层实际和群众需求,在渭南市率先打造了首个“反电诈体验中心”,提高辖区群众反诈意识;推出“警察叔叔信箱进校园”,加强平安校园建设;创新推出“暖心警务会客厅”,让群众“有事可以找到警察、随时能找到警察、找到警察可以解决问题”……这些将警务工作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的探索,让杜桥派出所先后获得全省优秀公安基层单位等荣誉称号。樊晓聪也先后2次被评为全省优秀人民警察。
记者 耿杨洋文/图
来源:陕西日报
编辑:马艾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