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渭水之南

系列报道《活力临渭 体育之城》第二集 临渭区:树品牌 重培育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发布时间:2024-10-23 20:00:53

(记者:王林)近年来,临渭区以体育强区建设为重点,找准新阶段体育发展新坐标,大力实施“体育+”融合发展,通过品牌引领、强化人才培养和提升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让临渭区体育事业得以蓬勃发展。系列报道《活力临渭 体育之城》今天播出第二集《临渭区:树品牌 重培养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前段时间,“全民健身 运动三秦”2024年陕西省群众体育赛事五级联赛篮球比赛(临渭赛区)暨临渭区“美好生活幸福乡村”关中果农杯孝义第二届“村BA”在孝义镇孝丰村火热开赛。23支队伍在2个赛段展开了60场激烈角逐,更有外教进村来助力。冠、亚、季军分别获得富有农村特色的秦川牛、肉猪、奶山羊以及当地土特产等奖品,精彩的赛事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

篮球运动员 石骁宇:赛事保障,包括各个队的竞技水平,群众的热情度都非常好,希望每一年的孝义村BA我都可以在这片场地上继续战斗。

观众 朱煜光:打得好,给这些观众都带来了欢乐,打得激烈,也很文明。

孝义“村BA”的成功举办是临渭区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生动体现,不仅为城乡篮球爱好者提供了切磋球技的平台,更架起了各地群众交往交流的桥梁,成为临渭“体育+文旅”的生动实践和特色IP。在发展体育事业中,临渭区同样高度重视体育人才的培养,通过加强体育教育,提高教练员素质,优化运动员选拔机制等措施,不断提升体育人才的综合素质。

临渭区瑞泉初级中学学生 张博媛:我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接触篮球并喜欢上打篮球的,到现在已经快6年了。中间参加了很多比赛,也收获了很多。在平常训练中,我们有跑蓝、基础运球和防守脚步等训练内容,很苦很累,但是因为热爱我都坚持了下来。以后,在训练过程中,我会更加努力,不断提升自己,为学校赢得更多荣誉。

临渭区瑞泉初级中学副校长 魏雷刚:我校的体育工作从全面落实健康第一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思想出发,除了严格落实开齐开足体育课之外,充分利用好阳光大课间、运动会、篮球赛、足球赛、羽毛球赛、体育社团活动等,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一项体育特长。同时,在体育训练中,发现优秀的体育苗子,培养和输送优秀的后备人才,为把我区打造成体育强区添砖加瓦。

近年来,临渭区坚持开门开放办赛事,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办赛机制,以“体育+旅游”、“体育+文化”、“体育+金融”为载体,先后举办和美乡村篮球联赛、“美好临渭”中国象棋公开赛、崇凝镇2024乡村半程马拉松赛等精品赛事活动10余个,开展太极拳、广场舞、健身操等各类“五进”活动30余次。以赛事为窗口,激发体育产业活力,拉动经济消费,打造临渭靓丽名片。同时,坚持体教融合,培育了尚德、育红中学、南塘、育红、贠张小学等5所学校,让后备人才培育工作实现突破性发展。在4月份陕西省优秀后备人才选星计划过程中,全市47名录取运动员中,临渭籍达到19名;参加2022年“奔跑吧,少年”陕西省“百县百校”中学生三人制篮球赛,进入16 强;在省第十七届运动会比赛中,80名临渭籍运动员进入省运会前8名,并获金牌3枚、银牌5枚、铜牌9枚的历史最好成绩;在全市举行的十四届运动会上获得金牌87枚,位居全市双第一。

临渭区体育运动中心主任 王庆:下一步,我们将借力十八运在渭南举办的东风,积极开门开放办赛,号召社会力量办赛参赛,培育经济新引擎,以篮球、足球、马拉松以及智力体育项目为主导,加强体、旅、文、农、商的深度融合,发展乡村振兴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新业态,将赛事流量变为经济增量,为创建全国运动模范城市贡献临渭力量。

编辑:范静

初审:姜博

终审:李增平

编辑:范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