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渭水之南

系列报道《活力临渭 体育之城》第一集 临渭区:强设施重体育 促进全民健身发展

发布时间:2024-10-21 20:24:49

(记者:王林)十四五全民健身计划实施以来,临渭区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战略要求,以建设体育强区为目标,以十八运在渭南举办和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为契机,以开展群体活动为主线,大力实施“体育+”融合发展,全区健身场地设施全面改善,公共体育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健身赛事活动日益活跃,群众健身需求得到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先后被评为“全国群众先进体育县(区)”、“陕西省全民健身示范县(区)”。今天起,《临渭新闻》播发三集系列报道《活力临渭 体育之城》。今天播出第一集《临渭区:强设施重体育 促进全民健身发展》。体育场地设施是广大群众开展运动健身活动的重要阵地,是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基础硬件,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的重要方面。近年来,临渭区持续强化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聚焦群众就近健身需要,大力实施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工程,改善全民健身场地,提升体育设施服务水平,群众获得感逐步提升。

主持人:屈倪帆:这里是位于渭南城区西北部的车雷公园,2023年项目一期已建成投用。公园以体育健身为重要元素,与自然生态融为一体,集合各类运动场地和设施,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这里健身打卡,成为市民健身休闲的又一好去处。

车雷公园共划分文化体验区、活力运动区、自然休憩区三个功能区,巧妙设计错落有致,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为满足群众多元化健身需求,公园内铺设了市民健身步道,安装了双肩肋木、平步机、压腿按摩器、腰肩伸展器等二十余套健身器材,公园还专门为儿童设计了儿童运动场、足球场、篮球场、草阶剧场等活动场所,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体育健身选择。

市民 李涛:自从建了车雷公园以后,附近的人到这来玩的人很多,大家很开心。环境好,器械也比较全面一些。大家感觉到生活水平确实提高了,比过去好多了。

市民 常泽锟:车雷公园这边环境特别优美,健身场地开阔,像我们平时喜欢踢足球,这块新建的足球场条件也很好,还有照明设施,晚上也能约上球友们来一场酣畅淋漓的比赛。

近年来,临渭区积极推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聚焦群众就近就便的健身运动诉求,优先规划建设与城市、乡村功能相融合的特色体育场地设施,持续推动全民健身工程建设。免费开放城区体育中心、运动公园等场所,体育健身设施进社区、行政村实现全覆盖,“15分钟健身圈”基本形成。

在杜桥街道六泉路社区政府小区的健身广场上,漫步器、扭腰器、上肢牵引器、乒乓球台等运动设施一应俱全,多样的健身设施得到了周边群众的一致好评。

临渭区杜桥街道六泉路社区居民 范云霞:我每天都在这锻炼,只要天晴,天天都在锻炼,这个院子的硬件设施很好,在家门口这么好的条件,大家都在一块天天锻炼身体。

临渭区杜桥街道六泉路社区居民 胡晓莉:现在不管公园还是广场,能健身的地方越来越多,场地设施也越来越好,我们的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对于我们老年人来说,场地好了,锻炼身体也越来越有劲儿了。

记者了解到,根据县级“七个一”工程的要求,近年来,临渭区加大基层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实施百姓身边工程。截至目前,累计建成各类体育场地945个,总面积367.6万平方米,人均体育面积4.5平方米,健身步道17条368公里,建成临渭区车雷公园“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示范点,全区294个村级体育工程全覆盖;24个街镇建成28个镇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11个健身公园和健身广场,社区15分钟健身圈基本形成,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率100%,城区16所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真正实现“为民所建、为民所用”。

临渭区体育运动中心主任 王庆:我们将继续加大投入,改善体育服务公共设施体系,建成一批智能化的社区健身工程,一批智慧化的健身公园,对294个村的健身设施进行改造提升,将学校一批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加大对健身的科学指导,提升健身服务水平,满足群众对全民健身的多元化的需求。

编辑:范静

初审:姜博

终审:李增平

编辑:范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