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渭区杜桥街道:“小板凳”凝聚“大民心”
(记者:王林)近年来,临渭区杜桥街道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整合辖区各方力量,用“小板凳”凝聚起“大民心”, 用小网格实现大治理,积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全民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格局。
一大早,在杜桥街道三贤路社区华盛城小区内,一场小板凳议事会如约而至。社区干部、物业及部分业主代表围坐一起,就小区内电动车停放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网格员边听边记,在充分了解情况后,现场进行表态。
物业代表 杨均海:下一步,我也做出一个大体方案,征集大部分居民的意见,尽量在安全方面有保障,在出行方面也提供一些便利,达到小区居住环境的需求。
临渭区杜桥街道三贤路社区居民 周欠云:这次小板凳给我们解决了电动车的实际问题,给我们办了一件好事。
用“小板凳”代替“会议室”,用干部“走下去”代替群众“跑上来”。“小板凳”议事以“接地气”、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拉近了党群邻里关系,又有效调动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赢得了广泛信任、理解和支持。
临渭区杜桥街道三贤路社区居民 杜彩萍:让业主亲自来参与这个活动,这就跟咱自己家里的事情一样,自己家里的事情大家也商量着处理,我觉得挺好的。
临渭区杜桥街道三贤路社区党委书记 安小波:三贤路社区结合网格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的各类热点、难点问题,定期到小区开展小板凳系列活动,联合各方力量,共同协商解决,听民声、解民忧、聚民心,全面提升咱们辖区居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
“小板凳”议事是解决居民矛盾纠纷的有效途径,也是杜桥街道基层治理网格化的一个载体。近年来,杜桥街道按照“全域一张网”要求,以村(社区)为单位,共划分综合网格2630个,专属网格121个,实行AB双岗制,配齐配强网格员5803名。同时,吸纳热心党员、物业、群众加入网格员队伍,不断织密织细服务网格,共同为小区居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临渭区杜桥街道三贤路社区公安小区网格员 艾建利:我是一名保安,也是一名网格员,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小区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与业主建立密切的关系,倾听业主的诉求,反馈到相关部门,得到及时地解决和处理。
临渭区杜桥街道三贤路社区居民 高孝纯:对我这老汉服务得好,有大小事都找网格员。
通过网格长(员)地熟、人熟、事熟优势,杜桥街道深入网格一线开展“敲门行动”,掌握社情民意和民生诉求。今年以来,为居民播放红色电影、开展唱红歌等文艺活动50余次,排查调解婚姻家庭矛盾5起、物业纠纷8起,为3000余名老年人、伤残人等出行不便群体提供取快递、换灯泡、买药等“小微”服务,开展爱心义诊义剪活动40余次,辖区5000余名群众受益,把民生实事办到了百姓心坎上,网格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临渭区杜桥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 焦小龙: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全域一张网的要求,根据杜桥街道网格员考核管理办法,统筹发挥好网格员这支队伍,开好板凳会、持续微宣讲、进行微调解、开展微收集、做好微服务、办好民生事,共建和谐共享、美好杜桥。
编辑:于小欢
初审:姜博
终审:李增平
编辑:于小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