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渭水之南

渭南市临渭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

发布时间:2024-02-21 22:33:59

(记者:陈博 雷冰杰 李森)2月21日上午,渭南市临渭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临渭区行政服务中心会议中心开幕。

李曙升、张银仓、菊峰、陈根许、马占彬、刘涛、权佩亮、卢宪宏、薛华、缑军杰、段淑梅等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在主席台就座的还有大会主席团成员、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区政协副主席、区法院院长、区检察院检察长及部分区级离退休老领导。

会议应到代表322人,实际到会代表294人,符合法定人数,上午8时整,张银仓宣布大会开幕,全场起立,奏唱国歌。

临渭区人民政府区长菊峰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中指出,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紧紧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主题教育为动力,以建设全域美好生活示范区和老年友好型城市为目标,聚焦聚力“三个年”活动,高效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临渭区人民政府区长 菊峰:全区生产总值增长4.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8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8%、7.5%,达到43878元和17648元。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稳居全市第一,高出年初计划12.5个百分点,实现了经济发展质的有效提升、量的合理增长、势的蓄积壮大。

报告从六个方面回顾了2023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成绩。

一是聚力扩投资稳增长,大盘支撑更加牢固。22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5.8亿元;策划储备重大项目206个,争取中省各类资金34.4亿元,位居全市前列。

二是聚力提品质增魅力,城乡发展更加均衡。打通城市断头路9条,生态园林城市通过省级验收,新建街头公园8个,93个老旧小区改造高效推进,新增充电桩512个、停车位4500个,新建高标准农田5万亩,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5.7%。

三是聚力优环境守底线,生态底色更加鲜明。强力推进大气 污染防治,全年优良天数增加38天,完成营造林8万亩,创建森林镇村6个,国土绿化项目获评全省“优秀示范工程”。

四是聚力抓创新促改革,发展动能更加强劲。九大领域98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77项,推出高频事项“码上查”144个,企业开办时限压缩至最快4小时。减税降费、退税缓费3.9亿元,新增市场主体9234户。

五是聚力惠民生办实事,民生福祉更加厚重。10件民生实事全部办结,城镇新增就业7085人,新增学位3480个,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实现“两连涨”,慢性病门诊用药保障达到全覆盖。

六是聚力赋动能提效能,自身建设更加过硬。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政协委员提案359件,办复率100%。“八五”普法通过中期评估,行政复议工作获评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黄丝带帮教”受到全国表彰。

临渭区人民政府区长 菊峰:临渭发展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每一个进步,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更得益于全区人民的团结拼搏和务实苦干。

在谈到2024年全区主要目标和工作任务时,菊峰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六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加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聚焦建设全域美好生活示范区和老年友好型城市,积极发展银发经济,切实增强经济活力、改善社会预期、增进民生福祉、防范化解风险、保持社会稳定,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临渭新篇章。

临渭区人民政府区长 菊峰:主要预期目标是:辖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7%左右。

关于2024年全区重点工作,菊峰表示,将突出做好“三篇文章”,奋力实现“七个新突破”。

“三篇文章”是:一、做精城区。更加注重精美建设,实施城建品质提升项目53个,更加注重精细管理。持续开展背街小巷、农贸市场、物业管理等“十大专项行动”。更加注重精品消费。出台促消费若干措施,深度融入全省“秦乐购”“渭南名优产品全国展”等系列活动。

二、做强园区。加快主导产业铸链赋能,抢抓国家支持发展银发经济政策机遇,培育打造一批银发龙头企业和临渭特色品牌。加速高新产业聚链成势。全面提升美好生活示范区承载力和支撑力,出台支持园区发展若干措施,新入驻企业5户以上,园区工业产值突破30亿元。创成省级高新产业园,加力农业产业强链增效,改良葡萄、猕猴桃等果业品种1.5万亩以上,争创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三、做优景区。优化全域布局,依托渭南桃花源、葡萄产业园等6个A级旅游景区和下邽、桥南、崇凝、蔺店等特色小镇,打造康养游、民俗游、研学游、红色游等旅游精品线路。抓好全链融合,盘活渭南老街、文化艺术中心等文旅资源,打造城市文旅新IP。营造全季精彩,制定“一年四季”文旅活动方案,形成“月月有节庆、季季有亮点、年年有精彩”的全年旅游氛围。

“七个新突破”是:一、在项目建设上实现新突破。176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5亿元以上,确保盛世民乐园等102个项目建成竣工,力促泰安达20万千瓦风电等114个新建项目开工建设,加快荣发电商智慧物流园等36个项目前期工作,确保全年到位资金150亿元以上,力争全年策划储备重大项目160个以上,争取中省各类资金40亿元以上。

二、在营商环境上实现新突破。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突破口,新增市场主体9000户以上。全年发放普惠小微贷款20 亿元以上。

三、在乡村振兴上实现新突破。坚决扛牢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政治责任,新改建高标准农田6万亩,粮食面积稳定在103万亩以上。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创建省市级和美乡村示范村12个。

四、在生态保护上实现新突破。扎实推进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实施南塬北坡生态治理修复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平方公里,完成营造林5万亩。协同推进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不少于254天。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改造低质低效林1万亩,新增林下中草药5000亩。

五、在深化改革上实现新突破。加快“四园一基地”体制机制改革,做好国有闲置资产盘活,推动存量资产高效利用。加快建设秦创原临渭创新实践服务中心,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争创省级数字农业示范基地1个,打造楼宇经济示范点1个。

六、在民生改善上实现新突破。积极拓展就业岗位,落实创业担保贷款9000万元,新增城镇就业7000人以上,完成适老化改造600户,新增养老床位200张,创建全国老年友好型社区2个。开展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三年行动,新增学位5000个,实施4个医疗次中心建设,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

七、在风险防范上实现新突破。认真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捍 卫政治安全、制度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切实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各领域、全方面、最末端。发挥好“12345”政务热线平台作用,推动区镇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深化平安临渭建设,奋力实现全省平安区“四连创”,争获“平安银鼎”。

临渭区人民政府区长 菊峰:各位代表!重任在肩当笃行,使命在心惟实干。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咬定目标、埋头苦干,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临渭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还审查了渭南市临渭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渭南市临渭区202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财政预算草案;听取了渭南市临渭区2024年民生实事候选项目的报告;通过了区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选举办法草案及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办法草案。

编辑:范静

初审:姜博

终审:李增平

编辑:范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