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渭水之南

《健康临渭》临渭区:医养结合 谱写美好生活示范区康养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3-10-27 22:20:48

(记者:李森)近年来,临渭区以建设全域美好生活示范区为目标,大力发展银发产业,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在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更便捷的医疗保障的同时,更是有效解决了长期患病、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生活护理、医疗康复等问题。

近日,在渭南市景华医养院,62岁的杨长庆老人在医护人员的搀扶下将要进行今天的针灸康复理疗。对于患有肢体功能障碍的杨长庆老人来说,理疗康复已经成为他每天的“必修课”了。

渭南市景华医院主治医师 陈衍亮:好,再来,攥,张,用力,是不是比刚才直点了。

杨长庆老人去年因为脑梗后遗症导致肢体功能障碍,随即来到渭南市景华医养院进行疗养。经过一年来医养结合的照料,老人的身体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恢复。

渭南市景华医养院检验士 薛艳:家属送来以后当时坐的轮椅,他走不了路,我们中医科和西医科就对他进行评估,针对老人就开始康复理疗,你看他现在走路干啥都挺好的,每天早上和下午,在我们院子基本上都走上五六圈,吃饭也吃得挺好的。

在景华医养院,像杨长庆老人这样的偏瘫老人或患有慢性病的老人还有很多,他们往往不仅需要“养”,更需要“医”。

渭南市景华医养院护士 姚思会:针对糖尿病老人需要注射胰岛素,有专门护士按时按量注射,每位入院老人的药物集中专人管理,按时分发,护理员按时按要求服用,每天早上医生对每位老人查房,并做记录。

景华医养院自2019年建院以来就开始实行医养结合的养老新模式,开放了老年病、中医康复、放射、检验等医疗科室,打通了医疗服务“接入”养老机构的“最后一公里”。这种“足不出院”的医养结合模式,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如果说景华医养院是在养老院里设立了医疗科室,临渭区杜桥医养中心则是把养老院开在了医院里。在临渭区杜桥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7岁的周耀木老人已经在医养中心住了三年了,周爷爷同样是一位有中风后遗症的偏瘫患者,经过三年的养护,他的立坐卧行已经基本与常人无异。

临渭区杜桥社区服务中心患者 周耀木:来的时候的症状是不能走路,胳膊不会动,手也不会动,吃饭也吞咽困难,经过针灸,按摩,期间的理疗,最后慢慢的恢复得能走。

在杜桥医养中心,周爷爷平日的康复理疗乃至一些身体疾病,都有医院的医生直接来到床位上开展治疗,这种零距离就医的养老模式极大地改善了行动不便老人们的就医体验,针对各种急危老年病患者更是能在发病的第一时间进行救治。

临渭区杜桥社区服务中心医养中心主任 肖茜:我们医养中心是陕西省卫健委授予第一批医养结合示范基地,设置床位100张,入住率能够达到98%,经过七年的摸索沉淀,逐步形成了医养康护教娱安七位一体的杜桥养老模式,主要为失能,半失能,高龄失智老人,提供24小时的长期照护服务,让老人真正解决了刚需的问题,受到了家属和老人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杜桥医养中心良好的服务使得入住床位经常供不应求,目前医院也在积极实施扩建项目,努力为更多的老人带来医养结合模式的良好体验。

临渭区杜桥社区服务中心医养中心主任 肖茜:为了构建友好型老年社区,现在我们也在打造二期的颐养院项目,占地24亩,总投资2.35亿元,能够解决医疗加养老床位500张。

据了解,随着医养结合模式不断被群众认可,临渭区也进一步积极统筹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互衔接、有机结合,建成医养结合机构9家,配备医养床位1766张,公立医院与养老机构签约率达到100%。下一步,临渭区还将进一步加大医养结合机构的培育发展,让美好生活示范区的银发养老产业更有“医”靠。

编辑:范静

初审:盛戈

终审:李增平

编辑:范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