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市西庄镇:管网改造强基础 以工代赈惠民生
(记者:唐蓉 通讯员:樊妍)韩城市西庄镇潘庄村村南的雨水管网,曾是作为保障村庄汛期安全的关键设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历经长时间的自然侵蚀,原有管网老化严重,多处破损,已近乎处于“瘫痪”境地。每至夏季汛期,因管网排水功能失效,雨水难以顺畅外排,村内涝灾频发,给村南居民的日常生活及出行造成诸多不便,极大地影响了群众生活质量。
(项目实施前)
(项目施工后)
2024年,西庄镇坚持党建引领,精准聚焦民生领域短板弱项,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工作着力点。鉴于潘庄村南道路雨水管网破损严重亟需修复改造的现状,镇政府迅速行动,组织第三方专业设计公司深入实地进行踏勘调研,依据勘察结果精心编制项目方案。同时,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对接,全力争取以工代赈项目,组织施工单位高标准、严要求,扎实推进潘庄村以工代赈项目落地实施。
(工作人员同第三方专业设计公司深入实地进行踏勘调研)
(工作人员深入项目现场进行踏勘)
(工作人员深入现场检查项目施工情况)
该项目于6月下旬正式动工,历经数月紧锣密鼓的施工建设,至12月上旬圆满竣工,项目总投资达220万元。期间,共完成潘庄村南约900米管网改造工程,新建砖砌雨水井5座。项目筹备初期,工作人员深入一线,全方位勘察当地地形地貌,充分考量村民生产生活的实际诉求以及务工就业需求等关键要素,在此基础上精心谋划,科学制定了详尽的项目实施方案。同时,围绕项目实施细节,针对劳务工程量、机械作业量、整体用工需求规模以及劳务报酬标准等核心指标,均进行了精细测算,确保项目推进有理有据、扎实有序。
(组织周边群众参与项目建设)
项目建设过程中,西庄镇严格遵循以工代赈模式,秉持能用人工尽量不用机械、能用当地群众尽量不用专业队伍的原则,深度挖掘本地劳动力资源,积极吸纳本村及周边村庄的脱贫户、易返贫致贫监测对象投身项目建设一线,为辖区群众搭建就地就近就业平台,切实拓宽助农增收渠道。通过“基础设施建设 + 劳动技能培训 + 劳动报酬发放”的模式,成功带动潘庄村及周边群众42人就业,累计发放劳务报酬65.47万元,人均增收达15588元。与此同时,参与务工的群众在项目实践中,不断积累实操经验,逐步熟练掌握了管道铺设、砖砌雨水井、设备操作等一系列实用劳动技能,实现了从普通劳动力向技能型人才的初步转变。
潘庄村以工代赈项目的落地实施,解决了长期困扰村庄发展的雨水管网破损难题,从根源上铲除内涝隐患,切实筑牢村民汛期生命财产安全防线,优化了村庄排水系统,切实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为村庄发展夯实根基。
(对务工人员进行就业技能培训)
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
编辑:胡斌
初审:张创飞
审核:唐红萍
终审:王艳
编辑:胡斌